穿梭千年時光,閱遍絲路芳華。大家好,我是疆小新!
在新疆庫車市友誼路上,高樓林立,車流穿梭,一派現代化繁榮景象。而街道之下卻是別有洞天,“藏”着一座建於晉十六國時期磚室墓群原址上的博物館——龜茲魏晉古墓遺址博物館。它不僅是新疆首座地下古墓遺址博物館,更斬獲了擁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美國繆斯設計獎金獎。
博物館通過雲展覽、紗簾投影、交互式屏幕等數字化手段,將遺存現狀展示與歷史文化價值虛擬展示相結合,仿佛開闢出今人與古人交匯共存的時空,讓龜茲文化多元薈萃、兼容並蓄的歷史情景在此一一重現,實現了用現代高科技手段讓文化遺址擁有“考古展示、科學保護、公共服務”的一體化功能。
博物館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充分利用古墓群原貌進行文化遺産活化展示,15座磚室墓樣貌完整,可清晰看到墓門、甬道、墓室、耳室。其中,部分墓制與遠在千里之外的河西一帶磚式墓類似。墓門有照墻,門楣上雕着天鹿、玄武、白虎、朱雀紋樣,墓室撒五銖錢,部分墓主人口含、手握錢幣,都是源自中原地區的喪葬習俗。隨葬品有釉陶罐、銅鏡、包金鐵簪、鐵刀、剪輪五銖錢,也大多是來自中原的物品,可以説墓室中的每一塊磚都是研究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和西域緊密&&的重要依據。
古龜茲地區為漢唐“西域都護府”“安西都護府”所在地,是中原政權治理西域的重要城池。“若得龜茲,則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這句出自《後漢書·班梁列傳》的記載,也印證了當時龜茲所處位置的重要性。如今,扎根中華文明沃土的龜茲文化,用遍佈新疆多個縣市的珍貴遺址遺跡,實證千百年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歷史,彰顯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格局胸懷,史證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統籌:曹志恒 牛敏
設計製作:董志濤 盛元 李夢婷
文案助理:張琪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