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著名作家邱華棟《龜茲長歌》讀者見面會暨同名有聲小説首播儀式在庫車市龜茲小巷尼沙汗故居舉辦。此次活動由新疆廣播電視台、新疆文聯、阿克蘇地委宣傳部、新疆文化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帶領觀眾和讀者一同探尋龜茲文明的千年魅力,感受文字與聲音碰撞出的文化火花。
著名作家邱華棟《龜茲長歌》讀者見面會暨同名有聲小説首播儀式現場圖。吐爾松·托胡提 攝
活動在舞蹈《龜茲舞韻》中拉開帷幕。悠揚的旋律與靈動的舞姿,瞬間將現場觀眾帶入龜茲古國的歷史長卷中。在訪談環節,邱華棟與新疆作家協會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劉亮程展開了一場關於《龜茲長歌》創作歷程的深度對話。邱華棟分享了他選擇“龜茲”作為創作核心的初衷,以及實地考察對小説創作的深遠影響。劉亮程則從文學視角探討了絲路文化的獨特魅力。兩位作家的精彩對談,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龜茲長歌》是以龜茲為背景的原創長篇小説,橫跨西漢至當代兩千年歷史,通過“五歌”敘事結構,生動展現了漢代和親、粟特商旅、唐樂西傳等重大歷史場景,完整勾勒出龜茲作為絲綢之路樞紐的文明演進軌跡,以宏大的歷史視角和細膩的文學筆觸,深刻詮釋了中華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該作品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和春風文藝出版社聯合出版,其同名有聲小説由新疆廣播電視台精心製作,通過聲音藝術再現了龜茲文明的獨特魅力。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著名作家邱華棟説:“《龜茲長歌》從時間的跨度上來講,寫了兩千年的龜茲時間,從空間上來講,是萬里絲綢之路,所以這本書的背景非常廣大,也應和了‘龜茲’這個發音背後的十字路口的意思。在這樣一個宏大的時空背景下,我就聚焦在龜茲這個十字路口來進行敘事,將《龜茲長歌》的‘長’在不到20萬字的篇幅中呈現出來。”
讀者互動環節中,三位讀者分別就書中細節描寫、新疆生活經歷對創作的影響,以及漢琵琶意象的寓意等問題向邱華棟提問。劉亮程也回答了讀者關於文體跨越與生死主題的創作思考。
吉爾龜茲文化挖掘及通俗化研究工作室領銜人、阿克蘇地區作協副主席、庫車市作協主席黃鳳蓮説:“《龜茲長歌》用一把漢琵琶帶我們穿越兩千年,感受從龜茲到庫車的悠久歷史。通過與兩位作家交流,我作為一個寫作者深感受益匪淺,我會帶着我們作家團隊進行傾力創作,講好庫車故事,講好新疆故事。”
《龜茲長歌》廣播小説高級編輯紀培東分享了將文字轉化為聲音的藝術創作過程,現場通過視頻展示了五位演播者的錄製心得,並試聽了廣播小説的精彩片段。現場氣氛熱烈,展現了讀者對文學作品的深刻理解與熱愛。
紀培東説:“人們常説歷史是一面鏡子,在新疆歷史這面鏡子裏,我們看到了兩千多年以來新疆的歷史變遷,也看到了各個民族從不同的地方來到新疆,相互學習、團結奮鬥,用汗水建設自己的家鄉,用鮮血和生命保衛祖國的邊疆,我們更看到了告別了曾經的苦難,未來必將光輝燦爛的新疆。”
活動尾聲,邱華棟現場為讀者簽名留念,並與嘉賓合影,共同為這場文化盛宴畫上圓滿句號。
著名作家邱華棟現場為讀者簽名留念。王雪妮 攝
此次活動不僅為讀者提供了與作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還通過廣播小説、舞蹈、音樂等多種形式,讓龜茲文明煥發新的生命力。正如邱華棟所説:“歷史不是故紙堆,是流動的長河。”願這場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能夠激發更多人對絲路文明的熱愛與傳承。
新疆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鄧選斌,阿克蘇地區政協工委黨組書記、副主任常玉軒,阿克蘇地委副書記、庫車市委書記李晨陽,阿克蘇地委委員、宣傳部部長盛秀萍,新疆廣播電視台黨組成員、副&長張翼等領導和文學界人士參加此次活動。本次活動還通過絲路視聽客戶端、新疆廣播電視台視頻號、環球時報、北京日報等百餘個新媒體&&同步直播,吸引了全國觀眾的廣泛關注。(王雪妮 李銀琼 吐爾松·托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