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16日電(記者初杭、張嘯誠)中能建哈密“光(熱)儲”1500MW多能互補一體化綠電示範項目汽輪機基礎7月16日完成澆築,這標誌着新疆最大單體光熱項目取得關鍵進展,為後續並網發電奠定基礎。
圖為項目施工現場。新華社發
記者採訪獲悉,該項目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於2024年5月開工,計劃2027年6月完工。本次澆築的汽輪機基礎是光熱電站核心結構,投運後需承載數千噸設備重量及高頻振動荷載。本次澆築混凝土方量600立方米,屬於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基礎需嵌入大量預埋件、螺栓孔,施工精度直接影響設備安裝定位,施工已於7月16日完成。項目地處哈密市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的一處戈壁上,建設環境惡劣,氣候變化大,交通不便,生産生活物資供給困難,年施工窗口期僅7個月。經過克服風沙侵襲、嚴寒酷暑等多重考驗,歷時數月的精細籌備,目前施工正按計劃穩步推進,整體工程有序鋪開。
圖為項目施工現場俯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據項目負責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軍介紹,該項目運用新一代光熱技術,其核心設備國産化率達99%以上,項目總裝機容量1500MW,通過光熱、光伏聯合運行,將光伏電源波動性轉化為可調節的電源出力,進一步平穩功率輸出,提升電力品質,旨在打造100%清潔綠色、可調節的電網友好型電源的典範工程。預計建成後年發電量近29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86.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25.6萬噸,環境效益顯著。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