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新疆建工:匠心精益築學府 砥礪深耕育華篇-新華網
2025 07/11 18:41:50
來源:中建新疆建工四建

中建新疆建工:匠心精益築學府 砥礪深耕育華篇

字體:

  在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教育版圖上,四川旅游學院擴建項目一期工程正以精益建造為筆勾勒未來學府的宏偉輪廓。項目300余名建設者正以匠心雕琢,將精益建造理念熔鑄於項目建設中,從設計圖紙上的線條符號,到拔地而起的實訓樓、教學樓,承載着教育使命的樓宇,正逐步蛻變成型,為四川文旅人才培育搭建起現代化的成長搖籃。

  四川旅游學院擴建項目一期工程建設項目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總建築面積3.79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2棟綜合實訓樓,1棟學生公寓,1棟食堂及若干室外配套設施。作為四川省2023年重點教育領域五個入選項目之一,項目是四川省響應國家“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的重要舉措。

  作為重要的公益性學生保障項目,四川旅游學院項目承載着改善辦學條件、培育旅游專業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項目建設過程中複雜的鋼結構屋面工程,成為橫亙在建設團隊面前的“攔路虎”。

  四川旅游學院項目鋼結構屋面設計為獨特的斜屋脊採光屋面,鋼結構主梁採用型鋼雙拼結構,51.5米的超大跨度,使建設過程被列為“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

  斜屋脊由4根斜屋脊梁與周圈連接梁構成,每根斜屋脊梁重量高達12.5噸,且需在空中完成拼裝,對安裝角度和尺寸精度要求近乎苛刻——任何細微誤差都可能導致整體結構失衡,甚至需要推倒重來。

  面對這一施工難題,項目團隊充分發揮精益建造技術優勢。依託BIM模擬分析技術,項目通過構建1:1的三維模型,動態模擬,提前推演從構件運輸、吊裝到拼接的每一個環節。及時調整吊裝點位與順序,提前規避潛在風險。項目組織三次專家論證會,邀請國內鋼結構領域權威專家“把脈問診”。積極吸納20余條修改意見,逐條落實優化,最終形成科學嚴謹的施工方案。在實際施工中,通過BIM技術配合高精度全站儀進行定位校準,實現了鋼結構安裝誤差控制,鋼結構安裝一步到位、一次成型。BIM技術的應用,助力項目獲得2024年河南省第七屆匠心杯BIM技術應用大賽優秀獎、2023-2024年兩屆“優路杯”全國 BIM 技術大賽優秀獎。

  四川旅游學院項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地區,周圍多山脈,且有龍門山斷裂帶和龍泉山斷裂帶通過,對建築抗震要求較高。項目團隊深入開展市場調研發現,ALC墻板和預製混凝土柱,不僅能在地震波傳播中能有效吸收與分散能量,顯著降低了建築物的震動幅度,有效減少地震對建築物結構的破壞,增加整個建築結構的安全性,而且連接方式可靠、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熱性能。經過與設計單位的充分溝通,項目決定採用ALC墻板與預製柱套筒灌漿的施工方法,不僅提高了建築抗震性能,而且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可有效節省人工成本、顯著縮短建設周期。

  依託此項施工工藝,項目成功産出一項省級QC二類成果《提高ALC墻板施工合格率》,系統總結了施工質量控制要點,並在國家級論文期刊發表《淺談裝配式預製柱套筒灌漿施工技術要點》《裝配式ALC輕質隔墻板施工質量控制》《裝配式建築ALC隔墻板施工應用》等論文,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一項《一種ALC輕質隔墻板安裝輔助工具》,從技術原理、施工流程、應用效果等多角度深入探討,為行業同類工程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範例。

  四川地形複雜多樣,生態環境豐富獨特,生態保護至關重要。在四川旅游學院項目建設中,綠色建造理念貫穿始終,滲透到施工管理的每一個細節。項目團隊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將産生的建築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回收率達到85%;採用可重復利用的盤扣式腳手架、鋁合金模板等新型材料,減少木材使用量300立方米;在施工現場安裝智能監測設備,實時監控揚塵、噪音、PM2.5等環境指標,一旦超標立即啟動降塵噴淋、噪音隔離等措施,實現施工與環保“雙贏”;施工廢水通過三級沉澱系統實現90%回收利用,用於景觀灌溉與道路降塵。項目成為四川省建築施工揚塵治理的觀摩典範,獲得“成都市綠色標杆施工工地”榮譽稱號。

  抗震技術革新到BIM智慧建造,從施工工藝優化到貫徹綠色施工理念,提升教育工程的建造標準已經融入生産建設的每一個環節,竣工在即項目將繼續踐行精益建造,為地區人才教育事業貢獻力量。(通訊員 連星星)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