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克拉瑪依高新區廣袤的鹽鹼荒漠上,“蘆竹生態鏈項目”正穩步推進。
克拉瑪地處乾旱的準噶爾盆地西緣,土壤鹽漬化、荒漠化問題突出,作為石油城市,面臨廢棄油田土壤石油烴污染存量大、傳統修復成本高,以及垃圾焚燒飛灰、爐渣處理難等問題。
廣東東籬智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籬智雲)是專注生物技術、生態修復、智慧管養領域的科技公司,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的優秀獎、入選胡潤U35中國創業先鋒榜;
由東籬智雲主導的“蘆竹生態鏈項目”,通過引入耐鹽鹼、抗逆性強、生物量大的新優蘆竹品種——金竹草,結合自主研發的智能灌溉系統,以AI技術賦能精準修復生態脆弱區。打造集“種植、加工、研發及銷售”於一體的全産業鏈,
推動克拉瑪依“生態修復-産業增值-民生改善”協同發展,探索生態與經濟雙贏之路。
戈壁煥新:金竹草扎根鹽鹼顯成效
金竹草根係發達,有效防風固沙,並具有顯著的固氮能力,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吸收鹽分和重金屬,改良土壤性質。能與微生物協同,顯著增強對石油烴污染土壤的還原作用及對飛灰、爐渣的生物修復效果,為當地乃至新疆地區提供了可持續的低成本治理方案。
協同賦能:精準服務護航項目落地
項目的快速推進得益於克拉瑪依高新區卓越的營商環境和多方協同。高新區管委會高度重視該項目與其綠色發展戰略的契合度,明確&&將全力支持,提供全方位保障。通過完善的基建配套(如高效給水管網)、精準的政策扶持(專項資金、土地、人員保障)以及專業的“一站式”服務團隊,為項目掃清障礙,注入強勁動力。
項目的成功是克拉瑪依多部門協作的結果:商務跼踀進下游産業鏈整合與市場對接;自然資源局提供土地政策支持和本底數據;高新區管委會提供生態鏈企業建設政策支持;市林草局提供專業技術指導和生態監測,形成合力推動項目發展。
同時新疆農業大學專家團隊深度參與項目,提供本地化的技術指導和科研支撐;廣東科學院土壤研究所為項目帶來了先進的石油烴污染土壤及飛灰、爐渣生物還原理念和技術。
溫飛東同志作為原援疆幹部,雖已調任,但仍時刻心繫新疆發展,為本次廣東東籬與克拉瑪依高新區的合作架起關鍵橋梁。在任時,他提出的“市場機制援疆新模式”在新疆戈壁灘上築起了一座聯結粵喀的“共贏之城”。而今天,他依然衝在援疆“一線”,用“生態援疆、科技援疆、産業援疆”的創新方略,為項目構建了科學清晰的行動藍圖。
綠色前景:從修復到産業的躍升
金竹草的成功種植,不僅標誌着鹽鹼地生態復蘇的開始,更打開了綠色産業的大門。作為優質的飼料、板材、紡織原料,特別是新型生物基材料和生物質能源原料,金竹草的規模化種植為後續發展生物質燃料、生物基材料等産業鋪平道路。克拉瑪依高新區正以該項目為核心節點,積極謀劃吸引上下游企業聚集,打造“生態修復-原料種植-精深加工-産品應用”的綠色循環産業鏈,目標實現“治理一片土地,培育一個産業,造福一方百姓”。2025年5月22日,雙方簽訂項目框架協議,標誌着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
新疆克拉瑪依“蘆竹生態鏈項目”通過“企業實施-政府支持-科研支撐-援疆助力”的四維聯動,創造了鹽鹼地治理與石油污染土壤修復的新模式。金竹草以其堅韌生命力為戈壁披上綠裝,是科技創新與政企研緊密合作的成果,展現了粵疆協作的典範。項目不僅為克拉瑪依築起綠色生態屏障,播撒了綠色産業種子,更為乾旱區鹽鹼地及石油污染綜合治理提供了可複製推廣的“克拉瑪依方案”。
克拉瑪依高新區以新型産業思維推動生態治理,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的生動實踐,彰顯了當地在生態安全與綠色發展領域的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