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地各部門紮實推進學習教育——
以作風建設推動民生服務落地見效
築牢作風防線,破解民生難題。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新疆各地各部門對標對表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邊學邊查邊改,將作風建設成效切實轉化為促發展、暖民心的實際行動。
自治區供銷合作社一體推進學查改,通過領導幹部帶頭學、基層支部紮實學、青年黨員重點學等形式,從思想上正本清源、築牢根基。堅持開門教育,採取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徵求群眾意見建議,緊扣“小切口”深挖“真問題”。成立專項檢查組,針對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等易發多發問題開展監督檢查,對頂風違紀問題“零容忍”。持續精文減會,切實為基層減負。規範公車管理,建立過程監管機制,公車運行費用同比下降19%,並&&節約型機關管理辦法,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自治區體育局緊扣群眾急難愁盼,通過公開舉報電話、開設舉報信箱和網絡問政&&等廣納民意。目前已受理群眾問題訴求33條,解決難題21件,辦理民生實事18件。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針對師生提出的“數字化服務有待加強”“校園文化活動不足”等問題,在學院微信公眾號增設“智慧校園網”登錄入口,舉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主題中華經典誦讀比賽等活動,回應師生關切。自治區體育中心(體育産業發展中心)發布2025年公共體育場館及場地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公告,並對&&口進行拓寬改造,新增停車場,切實破解預約難、&&不便、停車難等問題,以務實舉措讓群眾感受作風建設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
新疆科技館緊盯群眾需求推動作風轉變,通過現場評價、問卷調查等方式動態跟蹤服務質量,開展青年幹部“微課程”交流活動,推動工作人員服務意識顯著提升。聚焦體驗需求實施展品“煥新工程”,上半年引進“深海電梯”“模仿大師”等5項沉浸式展品,升級改造地震小屋等核心展項,拆除老舊展品12件,展品更新率38%,二季度接待觀眾25萬人次,科普效能大幅提升。針對節假日大客流推行周六延時閉館2小時、增設母嬰室等便民設施,觀眾投訴率明顯下降,系列整改舉措推動窗口服務質效持續提升。
近日,霍爾果斯市歐陸經典·觀瀾府(三標段)項目通過自治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申報辦理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從受理到辦結,僅用了2個小時。沒想到這麼快就能辦好電子證照,為項目開工爭取了寶貴時間,便利的營商環境讓我們更有幹勁了。”該項目負責人雷如軍説。
這得益於霍爾果斯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開展學習教育與打造更優政務環境緊密結合,構建了“全鏈條線上審批+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體系。建設單位只需在自治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上傳用地批准手續、規劃許可證等10項要件,系統便自動觸發智能預審,工作人員審核通過後經“新疆工程建設雲”&&即時發放電子證照,實現申報、審核、發證全流程提速。
聚焦民生痛點精準發力。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推動黨員幹部沉到一線聽民聲、解民憂,用“沾泥土”的服務辦好群眾身邊事。針對居民期盼改善城區生態環境、建設更多公園的訴求,獨山子區巧做“綠色文章”,在已建成綠化項目中改建擴建、完善內部功能,見縫插綠,種植特色花卉和灌木,打造的3處口袋公園,成為居民感受自然、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張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