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雜誌社理事會和中國—亞歐博覽會秘書處共同主辦的“2025亞歐數字經濟産業發展交流會”在新疆烏魯木齊成功舉辦。中國口岸協會副會長、安全領域首席專家、“一帶一路”中亞國家合作分會會長楊昊龍,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沈威,“一帶一路”中亞國家合作分會秘書長王易濤應邀出席會議。
大會現場
作為2025(中國)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本次交流會旨在搭建政企學研交流&&,共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雜誌社理事會名譽理事長馬培華在致辭中&&,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已接近10%。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技術正加速融入製造業、農業、金融、教育等關鍵領域,持續激發産業創新活力。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雜誌社理事會名譽理事長馬培華
潘曦在致辭中&&,數字經濟已成為新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目前,新疆正加快建設自治區算力資源統一調度&&,利用數字技術對農業、工業、服務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升級。

戴公興在致辭中&&,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強有力地促進了新疆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雜誌社理事會理事長戴公興
在主題演講環節,國家數據發展研究院院長胡堅波&&,人工智能正在成為智能時代發展的關鍵變量。隨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落地,為搶佔先機,多個城市正在布局“大模型+數據集+算力”一體化&&,構建智能産業新生態。上海“模速空間”、北京“超級工廠”等項目相繼落地,支撐模型訓練與應用推廣,已成為地方招商引資和推動“數實融合”的戰略抓手。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艾在演講中&&,總體上看,新疆與內地科技發達省市發展水平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但需經歷跟跑、並跑、領跑三個階段。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畢吉耀在演講中對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五條建議:一是加快網絡設施建設;二是科學布局算力設施;三是強化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四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五是加快完善數據開發利用和跨境流動基礎制度。
廣東高科技産業商會會長王理宗在演講中對比了粵疆兩地發展數字經濟的異同。他&&,今年6月份,廣東剛剛成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産業聯盟,形成政商學聯合體,加速産業鏈整合與技術攻關。建議新疆可以多與這樣的機構合作,共謀數字經濟發展。
在企業分享環節,與會嘉賓分別圍繞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共生共長、企業如何擁抱AI應用、頭部企業數智化戰略轉型、數字金融出海等話題進行交流。
協會參會領導與馬培華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