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米雲端,有這樣一位“精打細算”的機長——南航新疆分公司飛行部737四分部機長周愛忠,以對燃油消耗的“斤斤計較”,踐行着民航安全與低碳的雙重使命。2024年,他憑藉年度巡航高度凈正向貢獻率0.38,收襟翼可靠率0.95,節油放輪執行率0.91,平均開始收襟翼高度2203.09英尺,平均放輪高度2468.32英尺,平均單發滑入時間3.13分鐘,單發滑入執行率0.99,平均發動機冷卻時間5.5分鐘,個人班均直飛節油量169.34公斤,在綠色飛行綜合績效方面表現優秀,摘得南航“最佳綠色運行能手”稱號,用專業與匠心勾勒出新時代飛行員的責任圖譜。
航前準備:把“精細”寫進每一個預案
每次執飛前,周愛忠的心頭總有一本“節油賬”。他帶領機組逐字研讀放行資料,像氣象分析師般研判起飛機場與航路天氣:若遇雷雨,提前標注多條繞飛路徑,在安全與節油間尋找最優解;申請直飛時,他總結出“三部曲”——摸清臨時航路範圍掐準申請時機,用尊重的溝通贏得管制員協作,甚至巧用“申請航向”的話術“曲線抄近道”。這套“航前精算術”,讓每段航程從起點就注入效率基因。
全流程管控:讓燃油消耗“斤兩必究”
在地面,周愛忠是“摳門”的管理者:要求機組提前通知推車機務到位,杜絕管制允許推出時的“空等待”;在廊橋可用的機場,堅持關閉飛機APU。滑行時,他自創“輕加油門緩剎車”口訣,通過觀察五邊飛機間隔動態調整滑行速度,既減少碳剎車損耗,又讓旅客感受更平穩的地面體驗。
升入高空,他化身“空中經濟師”:巡航階段緊盯CDU頁面最佳高度層,借季風規律申請順風高度,通過和管制的溝通,曾在烏魯木齊至廣州航段通過連續爬升策略縮短飛行時間8分鐘;下降時精準計算“黃金剖面”,將襟翼放出高度從2500英尺延遲至2200英尺,單趟減少阻力消耗燃油約30公斤。他嚴格落實單發滑行技術,將執行率做到極致。
經驗共享:讓綠色飛行成為團隊共識
“節油不是個人秀,而是全體飛行員的必修課。”周愛忠將多年心得提煉成了綠色飛行法寶:從利用TCAS設備預判前機間隔避免盤旋,到雷雨天氣繞飛時優先選擇“弓弦”航線而非“弓背”路徑,這些“實戰錦囊”已成為大家的集體財富。在他帶動下,南航新疆分公司整體燃油效率提升。
當被問及“斤斤計較”的動力來源,周愛忠指着制服上的南航徽章説:“每次擰緊節流閥,都是對藍天的承諾。”這位在細節中雕琢專業的機長,用每一次精準操作詮釋着民航人的雙重擔當——讓安全底線與綠色低碳在雲端並行,為南航的高質量發展種下一粒粒“節能種子”。(作者: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