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3日,由中國華電、華潤集團開發建設的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首批2&100萬千瓦煤電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標誌着我國首個“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首批機組投産發電。基地如期投運,讓戈壁“不毛之地”變為“能源綠洲”,為我國第三條“疆電外送”直流大動脈再添動能。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
“疆電外送”第三通道項目是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確定的重大工程之一。工程起於新疆哈密,止於重慶渝北,通過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外送電力,途經新疆、甘肅、陜西、四川、重慶五個省份,線路全長約2260千米,承載着將西北的清潔能源向巴山渝水輸送的使命。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是“疆電外送”特高壓直流工程配套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由中國華電、華潤集團等央企攜手打造。基地電源總規模1420萬千瓦,通過“風光火熱儲一體化”模式,實現“沙戈荒”地區電力規模化外送。
該基地坐落於新疆哈密三塘湖戈壁腹地,在這裡,每年六級以上大風天氣達到200天以上,冬季氣候酷寒。自立項以來,項目就面臨着工程規模大、地質條件複雜、自然條件惡劣、綜合技術難度高等多重挑戰。
項目建設者通過技術創新和科學管理一一攻克難關,提高發電效率、減少環境污染、提升運營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推動煤電項目向更加優質、高效、安全的方向發展。同時,針對沙戈荒地區特殊環境,堅持清潔能源開發和生態環境治理相結合,創新採用“封育保護-生態修復-科技治理”分區施策的生態治理方案,投入專項資金用於“沙戈荒”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帶動“參工參建”就業2.3萬人次,提升清潔能源基地的生態、經濟、社會等綜合效益。
此次投産發電的2&100萬千瓦煤電機組,均為高效超超臨界間接空冷燃煤機組,發電煤耗、調峰性能、百萬機組水耗、廠用電率等參數均處於國內同類型機組先進水平。另配備高效除塵、脫硫、脫硝設施,煙囪出口污染物濃度優於燃氣機組排放標準。
基地計劃在2025年底實現除光熱外全部機組投産發電。投産後,每年可向重慶輸送超360億千瓦時電量,約為重慶市年用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清潔能源佔比50%以上,年可節約標煤6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600萬噸。對實現新疆能源資源開發外送、提高重慶電力供應保障能力、促進疆渝兩地社會經濟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