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模式創新讓霍爾果斯片區發展提速增效-新華網
2024 11/04 22:37:40
來源:霍爾果斯市融媒體中心

通關模式創新讓霍爾果斯片區發展提速增效

字體:

  在霍爾果斯公路口岸,每天都有大量運輸車輛在辦理完查驗手續後前往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揭牌成立以來,口岸通關過貨量大幅提升,大型風電設備成為出口新亮點。為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霍爾果斯片區加大制度創新和實踐探索,實施大型設備跨境聯動通關和全天候通關新模式。

繁忙的霍爾果斯公路口岸

  10月31日,6輛滿載97米風機葉片的運輸車輛從霍爾果斯公路口岸順利出境,前往哈薩克斯坦卡拉幹達。新疆中捷易通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經理王雙偉介紹,公司去年承接了烏茲別克斯坦111套風電設備訂單,將於今年11月全部完成,新一批哈薩克斯坦訂單也在陸續發運中。“海關、邊檢、口岸管理局對我們出口大件項目有創新政策,非常有幫助。我們按要求報關,進到大件區域後就能及時出境,通關很便利。”王雙偉説。

運送風電設備車輛正在等待通關

  一套風力發電設備有1個機艙、1個輪轂、4個塔筒和3個葉片,與一般的出口貨物不同,大型風電設備存在超寬超限等問題。霍爾果斯海關依託“智慧海關”,疊加優先查驗、快查快放等便利化措施,在原有出境通道的基礎上,開設了專用通道,滿足裝載大型風電設備車輛出境需求,實現出口風電設備“當日審結、快速驗放”。

  霍爾果斯海關副關長陳鵬德説:“我們充分發揮海關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樞紐’作用,積極深化改革創新,研提的邊民互市等建議被納入新疆自貿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我們不斷加強與自貿辦等部門的溝通協作,以改革創新舉措持續優化業務流程,用好農副産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推動‘公路口岸+屬地直通’模式改革落地見效,常態化運行‘自駕出口商品車快速通關’模式,持續提升口岸通行效能,為自貿試驗區的建設發展貢獻海關力量。今年1-9月,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口貨運量3426.2萬噸,同比增長10.2%。”

  走進霍爾果斯陸港國際物流園三期大型風電設備場站,近30套大型風電設備整齊排列,這些設備來自國內多家大型風電機製造企業,由霍爾果斯陸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提供倉儲服務,並代理風電設備的出口業務。

風電設備整裝待發

  霍爾果斯陸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曹元説:“新疆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越來越多的優惠政策和創新制度落地霍爾果斯片區,讓我們公司享受到了很多的便利。公司憑藉多元化的服務功能和強大的物流能力,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客戶入駐,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家中外物流企業與園區建立了合作關係。隨着大型設備跨境聯動通關和全天候通關等創新模式的落地實施,口岸的通關效率不斷提升,企業的運力、運量也在不斷增加。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出車600多輛,貿易額達到4.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5%。”

  近年來,中國風電設備出口呈現迅猛增長態勢,在全球市場上,大約有六成的風電設備是中國製造,越來越多的風電設備通過霍爾果斯口岸走出國門。據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口岸管理局統計,今年1-10月,霍爾果斯口岸共出口風電設備952車,主要出口到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國家。

  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口岸管理局通關科科長閆正宇説:“我們積極對接邊檢、海關等聯檢單位,充分利用與哈方多層次全方位高頻次的會晤機制,針對通關過程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及時有效溝通解決,創新實施大型設備跨境聯動通關,由以前努爾饒爾口岸停車場查驗後移至東門無水港進行查驗,極大提升了口岸整體查驗效率以及大型設備的通關效率,同時創新實施全天候通關,7×24小時不間斷,提升了口岸的整體過貨能力。”(記者:李勇)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