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這樣書寫科技創新文章-新華網
2024 10/21 15:59:28
來源:新疆日報  

新疆這樣書寫科技創新文章

字體:

  10月13日,第七次全國科技援疆暨“四方合作”推進會議在烏魯木齊召開。

  第六次全國科技援疆暨“四方合作”推進會議召開5年來,新疆科技創新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創新環境明顯優化、創新主體快速增長、創新活力不斷增強、創新實力穩步提升,這為新疆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當前,新疆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科技創新的驅動引領。如何借助科技援疆機制,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戰略先導地位和根本支撐作用,繼續做好科技創新這篇大文章?此次會議給出了指引。

  科技援疆成績亮眼

  近日,在寧波大學援疆科技特派員王歡的指導下,一盆盆“精神抖擻”的東海青蟹苗,經過幾個月的細心看護,首次在新疆喜獲豐收;

  廣東省在伽師縣英買裏鄉建立300畝新梅數字化生産示範基地,引入農場“谷語”智能化管理系統,首次在新梅産業領域搭建起全程可視化溯源體系;

  江西省支持東華理工大學與新疆中核天山鈾業有限公司聯合攻關,首創一套微生物地浸採鈾技術工藝,建成了我國首個、也是目前國內外唯一的微生物地浸採鈾基地;

  ……

  在援疆省市的支持下,新疆科技創新頻頻取得重大突破,不僅解決了一項項關鍵技術難題,推動經濟更高質量發展,也實現了更多科技成果惠及於民。

  浙江省支持浙江大學樓兵幹團隊成功解決新疆香梨産業果樹枯病防控難題,全疆發病面積下降,産量提高超40萬噸;廣東省支持喀什地區高標準建設南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助力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成為南疆規模最大、學科最全、實力最強的三甲醫院……

  科技援疆作為對口援疆機制之一,在提升新疆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技事業創新發展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及地方,推動19個援疆省市及四川、重慶、陜西、甘肅等西部四省市的科技管理部門,與新疆各地州市建立“點對點”科技支援合作,形成“19+4”的常態化、制度化科技援疆工作機制。科技部、中國科學院、深圳與新疆“四方合作”不斷深化,推動一批重大合作項目落地。

  數據顯示,5年來,援疆省市支持新疆開展關鍵技術攻關1200多項,新增産值超百億元,實施科技人才對接交流1.2萬人次,科技援疆工作框架體系基本形成,並取得顯著成效。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

  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地理中心,地域遼闊,區位獨特,資源富集,是國家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加速釋放能源資源潛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是當下新疆面臨的重要課題。這就需要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而這一切更加離不開科技創新的驅動引領。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疆成立自治區黨委科技委員會,並召開自治區黨委科技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制定&&“科技創新26條”、科技支撐新疆高質量發展頂層設計重要政策文件;大幅增加科技投入,新增20億元財政科技項目經費,設立100億元人才發展基金……

  一方面苦練內功,通過創新驅動,深挖潛能;另一方面巧借外力,充分利用科技援疆優勢資源,補齊短板弱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內外聯合,新疆科技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

  高能級創新&&加快建設。懷柔實驗室新疆基地、阿克蘇阿拉爾國家高新區、克拉瑪依國家高新區、昌吉國家農業高新區獲批建設,光伏材料與電池全國重點實驗室、中國—烏茲別克斯坦新藥“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中國—塔吉克斯坦煤電能源清潔轉化及高效綜合利用“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成功申報;

  科技支撐産業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太陽能、風能、特高壓輸變電等産業技術全國領跑,超低風速風機技術國際領先。戰略性礦産資源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先後發現火燒雲千萬噸級鉛鋅礦、大紅柳灘百萬噸級鋰礦等一批世界級礦床。中國石油塔裏木油田萬米超深鑽井刷新亞洲紀錄,特變電工成功研製行業首&110千伏戶外智能幹式變壓器;

  ……

  船到中流浪更急。在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圍繞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新疆要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説,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

  用好“四方合作”機制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二十大明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

  新疆必須增強“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緊迫感,充分利用科技援疆及自治區、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深圳市“四方合作”工作機制,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和烏昌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引領,走出一條具有新疆特色的科技強區之路。

  方位上布局,路徑上落子。第七次全國科技援疆暨“四方合作”推進會議明確了思路,幾個關鍵詞值得關注:

  “自主創新能力”——

  要強化戰略科技力量,高質量運行懷柔實驗室新疆基地,積極創建優勢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化與國家和各省市高水平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學緊密合作,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建設體現新疆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積極爭取能源資源等領域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支持,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着力培育科技領軍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

  “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要圍繞打造面向中亞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不斷提升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水平。

  “項目精準對接”——

  要圍繞提升科技援疆綜合效益,深化央地合作和兵地協同,加強項目精準對接,推動科技援疆、“四方合作”走深走實,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提供有力支撐。

  如此,具有新疆特色的科技強區之路才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新疆在建設科技強國的新征程中才能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