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中國,開放新疆。
以“人工智能與媒體變革”為主題的第六屆世界媒體峰會10月14日在烏魯木齊開幕。來自全球106個國家和地區的208家媒體、政府部門、國際組織等機構的500多名代表參加本次峰會,探討媒體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的角色和責任,共商如何更好講好世界現代化建設的故事,推動全球共同發展。
此次峰會既是全球傳媒界的盛大聚會,也是實地了解中國新疆的重要窗口。
15日至17日,應邀出席峰會的外國嘉賓代表走進大美新疆多地。在天山南北,欣賞旖旎的自然風光、體驗燦爛的中華文明、感受澎湃的發展律動,在歷史與現實交織中,他們盛讚“新疆的發展讓人驚嘆”“期待下次再來”。
“讓大家認識一個真實、開放、美好的新疆”
深秋時節的新疆天山天池景區靜美壯闊,色彩繽紛的風景讓外國嘉賓們沉醉。
“太美了!”塞拉利昂《標準時報》副總編輯阿布·巴卡爾·卡爾博一邊跟着哼唱景區播放的中文歌曲,一邊拿起手機不停拍攝照片和視頻。“我到過中國的許多地方,但新疆的自然風光依然讓我震撼。”卡爾博説,“每次來中國都有新發現、收穫新體驗。”
喀讚其、六星街、伊犁街……在伊寧市,一條條百年老街,從傳統特色美食到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讓游客流連忘返。
伊寧具有地域特色的老建築和居民庭院,深深吸引了希臘《論壇報》助理執行編輯伊奧安娜-瑪麗亞·皮埃裏:“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我很喜歡伊犁老城的建築。”
2024年10月15日,外國嘉賓在伊寧市喀讚其民俗旅游區參訪。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這次來到新疆,走進喀什,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主席黃振威説,這些年新疆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我看到了新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也讓我對這裡的未來充滿期待”。
“這裡的美麗超乎想象”“這是一個適合度假的地方”“我希望能帶家人一起來”……外國嘉賓&&,會把自己參訪新疆的照片、視頻發布到社交媒體上,將這段難忘經歷分享給更多人,“讓大家認識一個真實、開放、美好的新疆”。
“看到了中國政府對文化傳承與保護所付出的努力”
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新疆薈萃東西方文化,留下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産。
在吐魯番博物館,一件件精美館藏聯結過去與現在,外國嘉賓們漫溯其間,領略文明交融之美。
“在新疆,各民族的人們在此相聚、和諧生活,令人羨慕。”參觀了吐魯番博物館,波蘭信息社記者馬克西米利安·馬納斯特斯基説,波蘭被稱為歐洲的“十字路口”,新疆也是聯通中外的窗口,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他正在構思一篇文章,把這幾天參加世界媒體峰會和在吐魯番的參訪見聞與思考寫下來,向波蘭讀者詳細介紹這裡的風土人情和經濟社會發展。
文明相通,是不少外國嘉賓在參訪中的共同感受。
在阿克蘇地區新和縣依其艾日克鎮加依村的龜茲文化樂器展示中心,當伊朗邁赫爾媒體集團總經理穆罕默德·邁赫迪·拉赫馬提看到新疆手鼓後,興奮地掏出手機,向大家展示伊朗民眾拍着手鼓、載歌載舞的視頻。
“看,這是伊朗的手鼓,樣子和這裡的手鼓很像。”拉赫馬提情不自禁地向大家講解樂器的演奏方法。“這是古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的重要證據,文明的交融與共鳴讓我很享受這次參觀。”

2024年10月15日,外國嘉賓在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鎮新城片區新城西門村參訪。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在喀什古城,全新升級的演藝項目,不僅為古城景區注入新活力,也給外國嘉賓帶來了更加豐富、獨特的文化體驗。
“我們看到了中國政府對文化傳承與保護所付出的努力。”在黎巴嫩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瓦裏夫·庫邁哈看來,這不僅是保護,更是支持文化事業發展,以傳承文化、發展文化的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這體現出中國政府的治理智慧。
“未來更多領域的合作前景廣闊、值得期待”
作為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制氫項目,去年,中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範項目順利投産,開創綠氫煉化新路徑。
“這是中國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一個非常好的例子。”贊比亞國家廣播公司在線新聞媒體負責人喬舒亞·艾薩克·傑雷參觀後不禁點讚。
今年9月,中國和贊比亞相關企業在北京簽署了多項新能源合作協議,包括在贊比亞開展的1萬個屋頂光伏項目。“贊比亞存在供電不足的情況,也有樹木亂砍濫伐的環境危機,類似這樣的能源項目會在贊比亞産生積極影響。”傑雷説。
2024年10月16日,外國嘉賓在位於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的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庫車綠氫示範項目參觀。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
瑙魯媒體部副部長德爾文·奧尼爾·托馬同樣關注清潔能源。“瑙魯是一個太平洋島國,我們非常關注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問題。”他説,瑙魯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同時也面臨能源轉型問題,中國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今年1月,中國同瑙魯復交。托馬認為,這為兩國全方位合作提供了寶貴機遇:“我們會鼓勵更多的瑙魯媒體和記者關注中國、報道中國。”
秘魯出版集團董事會主席雨果·戴維·阿吉雷·卡斯坦尼達感慨:“經過30多個小時的飛行後,我在新疆看到了便利的交通、豐富的物産,以及各族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景象。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國的發展模式值得秘魯及其他拉美國家學習借鑒,未來更多領域的合作前景廣闊、值得期待。”
走進新疆、了解新疆。期待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讀懂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策劃:陳芳
記者:范思翔、馮歆然、齊琪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