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傳統村落影像志|新疆吐峪溝:絲路古驛新風采-新華網
2024 10/12 11:58:05
來源:新華網

文化中國行·傳統村落影像志|新疆吐峪溝:絲路古驛新風采

字體:

  沿着著名的火焰山行進

  來到新疆鄯善

  山體被數條溝壑分隔

  流水衝擊出裂縫

  孕育戈壁上的綠洲

 這其中

  吐峪溝村格外顯眼

  這座古絲綢之路驛站

  已有千年以上歷史

  是多種文化交匯地

  作為我國歷史文化名村

  入選首批全國傳統村落名錄

  新疆鄯善縣吐峪溝景區一角(10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
  鄯善縣吐峪溝村外景(10月8日攝)。
  鄯善縣吐峪溝村外景(10月8日攝)。

   全村遍佈20余處文物古跡

  吐峪溝石窟群和佛寺遺址

  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村民依自然地勢

  用黃土夯築的傳統民居

  或獨立成房

  或沿着山勢成片

  建築風格獨特

  集人文風情和自然景觀於一體

  堪稱新疆“生土建築博物館”

  10月8日拍攝的新疆鄯善縣吐峪溝村一角。
  吐峪溝村一戶傳統民居內景(10月7日攝)。
  游客在新疆鄯善縣吐峪溝村游玩(10月6日攝)。

光陰荏苒

  歷史在這裡留下印記

  為保護這座歷史悠久的古村落

  當地編制保護與發展規劃

  採取“一屋一設計”保護方案

  沿襲傳統工藝

  保護維修加固古民居

  參與村落保護維修加固工作的工人走在村裏(10月6日攝)。
  村民用黃土、秸稈和泥,用以維修傳統民居的墻體等(10月8日攝)。
  村民在修繕房屋(10月7日攝)。
  左圖為2024年7月2日拍攝的吐峪溝村的一處院落(10月8日翻拍資料照片);右圖為2024年10月8日在同一地點拍攝的保護維修後的院落。
  村民在一處修繕好的院落擺攤,售賣乾果等特産(10月8日攝)。
  村民在維修加固後的家中擺放物品(10月8日攝)。

人居環境整治

公共基礎設施提質

旅游配套提升建設

也同步進行

  人們在吐峪溝村跳舞(10月6日攝)。
  村民艾力·艾孜布力和妻子賽麗米罕·斯迪克展示剛烤制的馕(10月8日攝)。
  人們在吐峪溝村休息聊天(10月7日攝)。
  村民吾拉音·斯迪克在地裏修剪葡萄葉(10月8日攝)。
  村民在家中製作麵食,準備午餐(10月8日攝)。
  小朋友身着盛裝走在吐峪溝村(10月6日攝)。

  近年

  吐峪溝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

  隨着旅游景區升級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慕名而來的游客明顯增多

  村莊旅游業態逐漸豐富

  游客在吐峪溝村排隊乘坐觀光車(10月6日攝)。
  國外游客在吐峪溝村觀光(10月6日攝)。
  游客在吐峪溝合影(10月6日攝)。
  游客在吐峪溝村一處打卡點拍照(10月7日攝)。
  游客在吐峪溝村游玩(10月6日攝)。

   農産品 旅拍 民宿 講解員

  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飯”

  走上鄉村振興快車道

  旅拍攝影師走在吐峪溝村(10月6日攝)。
  村民美合熱古麗·伊卜拉伊木在自家經營的乾果攤位前(10月8日攝)。
  村民努爾買買提·艾合買提在自家經營的飲品店內休息(10月7日攝)。
  一位青年主播向網友介紹村裏的風景、文化、特産等(10月7日攝)。
  導游麥爾哈巴·阿卜力克木(左)在為游客介紹景區(10月7日攝)。

吐峪溝村將探索長效保護利用機制

  做好古村落保護和鄉村旅游開發

  既有效保護文化遺産

  又收穫旅游經濟效益

  讓絲路古驛持續閃耀光彩

  吐峪溝村一角(10月6日攝)。

  記者:陳朔 胡虎虎

【糾錯】 【責任編輯:董志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