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黃澄澄,戶戶秋收忙。眼下,新疆新源縣6.7萬畝制種玉米陸續收穫,廣袤大地片片金黃,田野裏收割、拉運,工廠裏流水線滿荷作業,一派繁忙景象,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豐收畫卷。
大型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忙着收割制種玉米。
據了解,新源縣種植的6.7萬畝制種玉米從播種到管理全部實現機械化、智能化,節省成本的同時,極大地減輕了人工勞動量,今年預計每畝産量在500公斤,畝均收入大概4000元。銷路也不用愁,種植戶年初就與當地制種公司簽訂了訂單合同。訂單式種植,讓農民增收有了保障,進一步提高了農戶種植積極性,擴大了制種玉米的種植規模。
大型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忙着收割制種玉米。
大型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忙着收割制種玉米。
近年來,新源縣立足自然條件優勢,圍繞“糧食增産、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目標,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以發展制種産業為抓手,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産經營模式,逐步實現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與千家萬戶的小生産之間的有效對接,讓制種産業成為與農民利益連接最緊密、獲得效益最穩定的支柱産業。
大型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忙着收割制種玉米。
在新源縣別斯托別農業産業園中,工作人員正在對收割的制種玉米進行剝皮處理。
工人正在對機械剝皮處理後的制種玉米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凈化處理。
工人正在對機械剝皮處理後的制種玉米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凈化處理。
機械傳送帶將剝皮處理後的制種玉米輸送到烘乾機中進行烘乾處理。
工人將烘乾好的制種玉米傳送至脫粒機器。
工人將烘乾好的制種玉米傳送至脫粒機器。
脫粒後的制種玉米。
技術人員測量制種玉米粒的水份含量是否達標。
(通訊員/張文庭 曹小娟 代亞梅)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