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記者走進十師一八七團一連的北屯市起旺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潔的雞籠,蛋雞們在歡快地進食。雞舍內,排風、飲水、喂食等設施一應俱全,通過智能化傳輸系統,實現了各個環節的有機連接。每天,新鮮的雞蛋通過集蛋機送至分揀區,工作人員只需負責撿蛋、裝箱、稱重等簡單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們目前有兩棟雞舍處於産蛋高峰期,每天可産出約三萬枚雞蛋,重量約為1.8噸。這些雞蛋主要向北屯市、周邊團場以及阿勒泰地區的各縣市銷售,預計年收益60萬元。”北屯市起旺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齊增愛告訴記者。
採用全自動智能化設備後,合作社的養殖效率顯著提升。齊增愛解釋説:“我們現在存欄5萬多只雞,主要是京紅3.0和海藍褐兩個高産蛋率品種,産蛋率穩定在90%以上。相比傳統養雞場,我們的雞舍更加乾淨、明亮,養殖工作也更加輕鬆、便捷,不僅降低了飼養成本,節約了勞動力,還為我們增加了收益。”
新鮮的雞蛋通過集蛋機送至分揀區。
“工作離家很近,每個月有七千元左右的收入,挺好的。”一八七團一連職工王志文説。
自2009年成立以來,北屯市起旺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團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養殖規模迅速擴大,從最初的6000羽蛋雞發展到現在的50000羽,齊增愛的養殖事業越來越紅火。合作社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養殖戶和職工群眾增收致富。(全媒體記者 武強 景玉賢 通訊員 袁鵬程 高淑慧)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