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援疆醫療團隊在喀拉布拉克夏牧場的“移動診室”-新華網
2024 08/06 16:52:39
來源:江蘇援伊·南京工作組

南京援疆醫療團隊在喀拉布拉克夏牧場的“移動診室”

字體:

  南京援疆醫療專家來伊後,伊寧市的社區、鄉村乃至遠離伊犁州的偏遠鄂托克賽爾冬牧場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8月1日,他們再次出發前往離市區100多公里的喀拉布拉克夏牧場,為轉場至此的巴彥岱鎮蘇勒阿勒瑪塔村84戶牧民義診,幫助他們解決看病就醫難題。

  經過三小時的車程,援疆醫療專家到達了喀拉布拉克夏牧場第一戶牧民家。義診前,援疆醫療團隊詳細了解了牧民高血壓、心臟病就醫和超聲醫學檢查需求,“點單式”派出葛智娟、惠振、張曉峰三位“組團式”援疆醫療專家,王君東、蔡崢嶸二位柔性援疆醫療專家,伊寧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醫師柯娟娟出診。

  一進牧民家門,援疆超聲醫學專家王君東就打開他預先準備的便攜式B超機,為牧民們開展B超檢查。“肝膽胰脾腎都還好,腹部不舒服可能是胃的問題。”做著檢查,王君東説。由於夏牧場牧民居住分散,援疆專家乘車挨家挨戶為牧民義診。他們剛為第一家牧民檢查完身體,援疆醫生來夏牧場看病送藥的消息就在牧場傳開了。牧民斯瑪依·巴吾都來提焦急地在氈房門口等待着,看到醫生們來了,趕緊將“客人”迎向氈房。

  在斯瑪依·巴吾都來提家的氈房裏,援疆醫生挨個問診並送上所需藥品。斯瑪依·巴吾都來提&&,今年夏天天氣比較炎熱,父親因為高血壓時常頭痛頭暈,母親也因摔倒手指骨折,正計劃帶老人去市裏做檢查,援疆醫生就來了。“我們在山上也不方便,援疆專家把服務送到家裏,太感謝了!”

  在輾轉牧民家途中,很多牧民得知援疆醫療專家的到來,紛紛騎着摩托車追逐醫療隊車輛求醫問藥。牧民努爾達吾列提·木沙檢查完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壓,他説:“以前總覺得身體有點不舒服,但沒在意。這次醫生説我是因為血壓高引起的,以後我要按時吃藥控制血壓。”

  下午4點,醫療專家們到達了最後一戶義診牧民家中,為在這裡等候的牧民進行了細緻的檢查。嘴唇發紫、呼吸急促、走路吃力,是先天性心臟病的典型症狀,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嚴重威脅牧區少年兒童身體健康。義診中,心血管內科醫療專家為暑假返回牧區家中的少年兒童進行了先天性心臟病篩查。

  一句句暖心的問診、一盒盒送出的藥品、一個個中藥保健香囊、一份份米麵油生活慰問品,都承載着南京援疆醫生深深的援疆情誼。綿延起伏的高山草原下,南京援疆醫療專家驅車前行的身影也成了最美的風景。喀拉布拉克夏牧場有草場29000畝,巴彥岱鎮蘇勒阿勒瑪塔村的84戶牧民在這裡放牧,每年6月20日前後他們從春秋草場轉入夏牧場,到11月10日前後再轉去冬牧場。轉入夏牧場一個多月以來,牧民們幾乎一直沒有離開牧場,援疆醫療專家的到來,讓偏遠山區草場的牧民享受到了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伊寧市人民醫院援疆副院長葛智娟&&,時值盛夏,在江蘇援伊·南京工作組的帶領下來到夏牧場義診,走到伊寧最基層、最一線給牧民送溫暖、送醫藥、送健康。今年以來,南京工作組充分發揮“組團式”援疆醫療團隊和後方醫療資源優勢,選派15名醫療人才進駐4家醫院,精準幫扶15個重點科室,積極開展18項新技術實踐研究,指導手術249&。針對當地實際需求,全年不間斷、按月引進“候鳥式”援疆專家4批次4人,常態化組織寧伊兩地醫護人員通過臨床醫學協作&&進行線上遠程病例討論。發揚中西醫和新疆民族醫學結合,組織中西醫援疆醫生,會同當地醫療機構少數民族醫學專家共同下基層街道社區、鄉鎮村開展5場愛心義診服務活動,受益群眾人數超500人。下一步將繼續將服務延伸到基層,擦亮“寧伊醫路情”醫療援疆服務品牌,推動衞生健康援疆工作取得更大實效。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