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國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公司數智技術中心網絡運維室內,工程師們正忙着為全公司規劃新IPv6地址。在上下分屏顯示器前,工程師飛速敲擊着鍵盤,向服務器、交換機等網絡設備發出一條條指令,在網絡世界裏,將生成識別每一台設備的新“身份證”。
為何要賦予每台設備“身份證”?烏石化公司數智技術中心網絡運維室員工郭林解釋,這是為數字工廠建設打基礎,有了基礎“底座”才便於後期智慧生産系統開發,實現設備遠程監控、啟停等。
不同於以往的“身份證”,此次生成的是在IPv6(互聯網協議第六版)名下。作為全球公認下一代互聯網商業應用解決方案,IPv6有着充足網絡地址資源。“使用32位地址空間的IPv4版本IP地址已捉襟見肘;使用128位地址空間的IPv6版本可産生2的128次方個IP地址,多到足夠給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個IP地址。”烏石化公司數智技術中心網絡運維室主任黃亮説,有了IPv6,可以真正實現萬物互聯。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烏魯木齊石化公司緊跟時代步伐,以IPv4升級到IPv6為契機,率先築牢企業數字化基座,為未來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與企業生産經營深度融合打下堅實基礎。
烏魯木齊石化公司IPv6建設工作於2023年啟動,計劃2025年全面建成。該建設工作已列入自治區IPv6融合應用和應用創新試點項目,為自治區天山英才重點扶持項目。
黃亮介紹,從IPv4到IPv6,最大難點在於共存期間二者的兼容性,需要對現有設備和網絡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或適配,以確保在對現有應用系統進行遷移、支持新協議過程中,所有應用系統運行穩定,不受影響。
IPv6與IPv4在地址結構、路由方式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需要重新設計網絡架構,更新設備配置。目前,烏魯木齊石化公司生産網IPv6升級改造已完成,6套生産經營相關係統已遷移至IPv6,接下來將對辦公系統進行升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