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南山-哈恩彗星!-新華網
2024 06/06 18:09:03
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

你好,南山-哈恩彗星!

字體:
  據絲路天文微信號消息,6月1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電子通告,正式宣布小行星2024 FG9是一顆彗星,並將其重命名為P/2024 FG9(Nanshan-Hahn),中文譯名南山-哈恩彗星。

  沒錯,這顆彗星名字中的南山,就是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市南山。

  3月8日,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山1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NOWT)拍攝到一顆移動天體,次日,星明天文&半米望遠鏡(HMT)對其進行後隨觀測,並將數據上報至國際小行星中心(MPC)。該目標最初由德國天文學家Robson Hahn於4月10日作為近地天體候選體(NEOCP)報道,隨後該目標被MPC指定臨時編號2024 FG9,並在電子通告MPEC 2024-G199上發布。

圖片

南山1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觀測到南山-哈恩彗星的圖像。圖片來源:絲路天文微信號

  6月1日晚,天文電報中央局(CBAT)發布第5401號電子通告,詳細介紹了該彗星的發現過程。最早發現並上報該目標的NAS團隊(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和星明天文&合作的小行星搜尋項目團隊)和Robson Hahn共享這一發現。

圖片

南山-哈恩彗星的軌道模擬圖。圖片來源:絲路天文微信號

  彗星是由冰凍氣體、岩石和塵埃組成的圍繞太陽運行的雪球,當其運行靠近太陽時,會被加熱,並噴出塵埃和氣體,形成巨大的彗尾。它們是太陽系形成初期的遺留産物,因此對研究太陽系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南山-哈恩彗星的遠日點接近木星軌道,近日點在火星軌道附近,因此,其軌道極易受木星和火星引力影響而發生變化。該彗星已於5月20日到達近日點,最大亮度17.5星等,軌道周期約5.88年,軌道傾角約1.73度,是一顆短周期木星族彗星。

  自2022年12月起,新疆天文&與星明團隊攜手合作開展了小行星搜尋項目NAS,該項目在此前已發現兩顆近地小行星2023 DB2和2023 VB2。南山-哈恩彗星的發現作為一個里程碑事件,再次體現了NOWT是新疆天文&和業餘天文工作者深度合作的重要設備,並為今後不斷提高NOWT的科研産出,及雙方加強在近地小天體的發現和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新疆天文&&山觀測站1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供圖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山觀測站距烏魯木齊市70公里,觀測環境優良。南山觀測站現有26米射電天文望遠鏡、25米射電望遠鏡、雙頻多普勒測速儀、2米太陽射電望遠鏡、炮兵指揮儀、經緯儀、日晷、1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1.2米量子通訊望遠鏡、十余架科普望遠鏡等室外科研科普設施,一個直徑為13米的天象廳、一個460平方米的“問天”科普展廳等。

  南山1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具有1.3度大視場、高指向和跟蹤精度等優勢,主要科研工作是開展光學時域天文巡天研究,其所獲得的時序觀測數據,特別適合通過深度發掘發現小行星和瞬變天體等。

  2023年2月底,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山觀測站1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首次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通告確認,並授予臨時編號2023 DB2。同年11月,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山觀測站南山1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再次發現近地小行星,並獲得國際小行星中心臨時編號2023 VB2。

2023 DB2軌道圖。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供圖

近地小行星2023 VB2的軌道模擬圖。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供圖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