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一大早,新疆阿拉爾市小賴禽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社長賴世全就在雞舍忙碌起來,他挑着雞糞,快步走進合作社的溫室大棚,年初種上的菠菜、小白菜、芹菜等,現已綠油油一片。據賴世全介紹,合作社採用循環經濟模式,種植的蔬菜一年兩季,實現年收入20萬元左右。春節期間,賴世全給6名社員放了假,假期的活他全部自己承擔。
賴世全正在拋撒雞糞。張濤 攝
賴世全口中的循環經濟模式,就是利用合作社的雞場産生的大量雞糞,經過紫外線處理後,撒在溫室大棚成為蔬菜的有機肥。這種蔬菜在春節期間是“搶手貨”,蔬菜還未成熟,就有客戶打來電話訂購。
合作社地處沙漠綠洲邊緣,目前佔地200畝。這些年,合作社大力推廣種養結合循環模式,逐步建立起“以地定養、以養肥地、種養結合”的農業循環體系,將農業種植、畜禽養殖、資源回收等環節融為一體,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
地處沙漠綠洲邊緣的阿拉爾市小賴禽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陳皓 攝
賴世全養的雞採取在沙漠中半散養的方式,得益於沙漠乾燥、紫外線強等有利因素,養殖出來的雞不容易得病,肉質口感細膩有韌勁,每年能賣出1萬多羽,僅養雞合作社每年收入達60余萬元。
賴世全介紹説,合作社註冊社員有5人,去年陸續吸納一些非正式社員,並引導這些社員採取“家庭農場”模式,養雞種菜,最後由合作社統一銷售。“去年,社員人均增收2萬元。”
循環經濟大棚蔬菜已出苗。張濤 攝
目前,合作社已註冊成品牌,通過農批農貿渠道、生鮮連鎖渠道、大客戶渠道、互聯網-電商營銷模式,正積極打造“農家體驗+觀光+雞蛋撿拾”新型現代農業模式,力爭將合作社做大做強。(張濤)
【糾錯】 【責任編輯: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