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石化:觀念轉變天地寬-新華網
2024 01/29 17:38:57
來源:烏魯木齊石化公司

烏石化:觀念轉變天地寬

字體:

  “企業生存與可持續發展壯大離不開科技創新,牢記不進則退、慢進亦退、不創新必退的市場生存法則”“在黨的建設融入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持續強化”“強化QHSE風險管控,築牢支撐可持續發展安全基石”翻看烏魯木齊石化公司設備檢驗檢測中心(下稱:設檢中心)的工作報告、會議紀要,“可持續發展”是出現頻率最高的5個字。

  作為烏石化公司唯一一家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單位,設檢中心擔負著對烏石化9個生産單位67套裝置的檢驗檢測管理檢查工作,兼具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煉化新材料板塊西北檢測中心的管理職能。

  轉觀念,下好“先手棋”

  按照流程,公司職能部門與生産單位下達工作計劃是開展工作的第一步。但要等到裝置出現“病態”再去檢測,恐怕為時已晚。

  “要積極研究風險原因,及時發現裝置、設備失效苗頭,第一時間做好處置。”設檢中心主任鄧傑章有著豐富的機動設備管理經驗,他決定主動出擊,下好“先手棋”。

  2021年,設檢中心從公司專業管理角度對待各類設備問題,圍繞動設備、靜設備開展工作。動設備著重關注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靜設備則把重心放在腐蝕與防護方面,更多考慮裝置風險、隱患排查與治理。

  2023年,設檢中心打破“訂單式服務”,在明確甲乙雙方責權的情況下,主動對現場關鍵機泵、大機組、加熱爐等進行重點監測,做好數據採集分析。大檢修期間,積極配合公司做好外部參檢單位質量監督及2號單整改“回頭看”,均取得良好效果。

  隨著設檢中心檢驗檢測員經常性向公司專業處室和各單位專業科室了解裝置動態與工作思路,制定計劃更為詳細,作業效率明顯提升。大家紛紛向他們豎起大拇指,為設檢中心印上“主動轉變觀念,勇于擔當作為”的“新標簽”。

  “無論公司專業部門的嘉獎,還是得到兄弟單位的認可,對我們都是激勵與鞭策。”設檢中心計調科科長李文軍説。2023年,設檢中心主動開展轉動設備監測1490臺次,消除事前隱患20臺次,為裝置長周期運作提供保障。

  向外學,“租”來新技能

  工以利器為助,人以賢友為助。

  使用傳統檢測設備時,從安排施工作業,到辦理各類作業票,再到扒鐵皮、拆保溫,即便只有5cm的探傷任務,也要花上半天時間才能完成。

  “我們了解到一種先進的檢測方法,2021年,邀請國內外3家品牌商來廠測試。”設檢中心技術科科長趙光輝介紹,由于對不同品牌的設備性能並不了解,設檢中心根據實際向各廠商出具“考題”,要求對不同裝置、不同溫度、不同管徑的設備進行檢測。通過綜合能力比對,最終決定選用EDDFY“LYF-PEC-G型號脈衝渦流儀器”做為“新幫手”。

  由于當時並沒有採購資金,設檢中心開始向外租用設備。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檢測設備的綜合性能。“相較傳統儀器,脈衝渦流檢測儀器的探測面積更大,機動性、穿透性、穩定性更強。”趙光輝説,依靠新設備的技術優勢,不僅省去了拆除保溫步驟,還能準確了解設備死角的具體情況,可謂一舉多得。

  結合使用情況,2022年,設檢中心向公司遞交報告,成功申購一臺脈衝渦流檢測儀。同年冬,煉油廠焦化瀝青車間延遲交化裝置需要進行探傷檢測,由于脈衝渦流檢測計劃排滿,設檢中心繼續使用傳統設備開展工作,幾輪檢測結果均為正常。“我們臨時增加檢測計劃,在檢查過的位置發現,彎頭內部嚴重腐蝕。”設檢中心容檢科檢測人員李向民回憶,由于發現問題及時,迅速開展檢修工作,有效避免了一起非計劃停工。

  使用新設備的過程中,個別裝置或設備由于振值較高,無法正常檢測。容檢科人員一邊摸索,一邊向兄弟單位請教解決方法,在設備探頭處增加一塊20釐米見方、厚約1釐米的毛巾,問題迎刃而解。“與外單位檢測機構打交道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拓展了我們的‘朋友圈’。”趙光輝説。

  2023年,設檢中心以“中國石油煉化板塊西北檢測中心”的身份參加公司大檢修工作,充分發揮管理職能。除日常工作外,組建專業突擊隊,每天安排15名員工對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合肥特種設備檢測院和上海藍亞石化設備檢測所等7家承擔檢修檢驗檢測任務的專業機構進行全程監督,做好方案評審、人員與設備資質審核,確保裝置檢修後“健康”上崗。

  重傳承,實現新突破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設備運作狀態監測、預知性檢修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設檢中心順應時代趨勢,未雨綢繆,加快人才隊伍建設,主動儲備技術力量。積極開展“名師帶高徒”活動,要求所有業務能手必須“牽手”年輕員工,簽訂《師帶徒合同》。圍繞檢驗檢測能力提升的需求和高品質發展戰略,設檢中心為技能人才搭建“勞模創新工作室”,組建轉動設備狀態監測專業化管理團隊,形成技術合力。

  工作室由烏石化公司25名機電儀技術骨幹組成,在做好課題攻關的同時,發揮人才培養“練兵場”的作用,為新人技能培訓工作賦能。同時做好外聯國內專家開展技術交流,僅2023年,就有16場。“向內挖潛,向外增智,為提升我們的專業素質起到助推效果。”工作室高級工程師高江麗説。

  不久前,工作室16名成員趕赴上海參加國際振動分析師取證,年齡最大的雷曉東還有2年退休,33歲的郝春曉進入這個團隊只有3年。這是公司首次在該領域參加國際大考,全程均由工作室自主籌劃。

  “英文課件和試題都是我們自己根據考試大綱和工作經驗歸納整理,講師也是我們,其實心裏挺沒底兒。”高江麗説,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單位,只能利用業余時間集中培訓、自主授課、共同復習。圍繞教材各章節重點,工作室編制7套模擬考卷,在考前進行最後衝刺。

  45個日夜,37小時培訓,19項專業內容,11份培訓課件,7套模擬考卷,2萬余字的資料……2024年1月11日,Mobius機構傳來捷報,16名參考人員全員通過,通過率100%,均獲得二級國際振動分析師資質。

  這場考試幫助團隊成員對振動分析理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實操技能也得到了提升。不僅能加強公司機泵風險管控和裝置長周期運作保障能力,還能為公司提供更加準確、可靠的機械係統振動分析服務。

  2023年,設檢中心持續聚焦員工知識結構更新和技能提升,參與並組織各類競賽比武,在CNAS國家實驗室能力比對中,射線、超聲波和測厚等13項能力均得到認可,被授予“能力驗證品質獎”;榮獲自治區“五新五小”創新成果11項;榮獲公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技術改進獎二等獎5項、技術改進三等獎2項、管理創新三等獎4項;發表各級技術論文18篇。

  面臨新的行業形勢,設檢中心也有了新的目標。

  “為裝置‘把脈’預警,這些還遠遠不夠。要繼續向精細管理和技術進步努力。”對于今後的發展,鄧傑章若有所思。

【糾錯】 【責任編輯: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