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匯聚 溫暖寒冬——新疆烏什7.1級地震救援保障群像掃描-新華網
2024 01/26 19:54:20
來源:新華網

微光匯聚 溫暖寒冬——新疆烏什7.1級地震救援保障群像掃描

字體:

  頂著嚴寒,連續救援18個小時;家裏受地震影響,自己卻向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挺進,沒有一絲猶豫;守著配電箱一天,腳冰冷、臉通紅、腰都直不起來……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7.1級地震後,這樣一群忙碌的身影,從四面八方會聚而來,始終堅守在抗震救災第一線,溫暖著寒冬裏的震區。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叫共産黨員。

  爭分奪秒,挺進山區牧業點

  “快點,再快點!山區牧業點老鄉等著呢!”23日2時9分,烏什、阿合奇兩縣地動山搖。房屋開裂、棚圈倒塌、停電斷網、人員被困,一連串災情接踵而至。在受災較為嚴重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合奇縣庫蘭薩日克鄉,一抹抹藏藍色的身影正在和時間賽跑。

  庫蘭薩日克鄉距離震中約20公里。地震發生後的第18個小時,記者見到了一直沒合眼的李明,兩眼通紅的他正扒拉著一碗泡麵,這是他震後第一口熱乎飯。

  李明是克州邊境管理支隊庫蘭薩日克邊境派出所教導員,是一名有著17年黨齡的老黨員。得知山區牧業點房屋倒塌,幾名群眾被困,李明與5名民警,和當地鄉鎮工作人員迅速駕車趕往事發地點。

  庫蘭薩日克鄉有多個牧業點分散在山區。每到冬季,有些牧民為了方便照料牲畜,便會住在牧業點的自建房裏。這次強震中,該鄉倒塌的房屋全是此類山區磚塊房、土塊房。

  天黑路滑、道路崎嶇,但李明的車卻一點不敢減速,幾乎是在戈壁灘上跳著前進。趕了20多公里路,李明和同事趕到了牧民家中。磚塊壘起的墻壁已塌了大半,墻根處一名小女孩縮成一團,臉上和身上全是灰塵、雜草。

  “趕緊把孩子抱出來”,李明和同事合力抬起倒塌物,救出受困人員,由同行的鄉幹部送往山下醫院。“山裏估計都是這情況,咱們趕緊去其他點再看看。”李明招呼幾個同事,又奔向下一個牧業點。

  1月24日,在阿合奇縣庫蘭薩日克鄉吉勒德斯村的一處牧業點,克州邊境管理支隊庫蘭薩日克邊境派出所的民警李明正排查走訪震後受損房屋狀況。 新華社記者李響 攝

  衝鋒向前,第一時間奔向災區

  入戶排查、疏散群眾、搭建帳篷……在位于震中的烏什縣亞曼蘇柯爾克孜族鄉忙碌十多個小時後,阿力木江·吉力裏趁著休息輪換撥通了家裏的視頻電話,得知家中房間只有輕微受損、家人安全後,阿力木江和戰友們都長舒一口氣。

  阿力木江是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阿克蘇市造林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是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地震發生時,不待命令下達,他和戰友們都不約而同迅速前往車庫穿戴個人防護裝備、攜帶地震救援背囊。得知地震發生在烏什縣時,阿力木江的心揪得更緊了,他的父母和姐姐都住在烏什縣城。

  地震發生後,烏什縣通信暫時中斷,阿力木江心急如焚,卻無法與家人取得聯繫。當大夥要求阿力木江暫時留守隊裏,繼續聯絡家人時,他堅持背起行囊和戰友們一起出徵。“烏什是我的家,那兒的群眾都是我的父老鄉親!”

  在阿力木江與戰友們趕赴距離震中最近的亞曼蘇柯爾克孜族鄉途中,烏什縣城是必經之地。到達烏什縣城後,帶隊指導員再次要求阿力木江暫時留在縣城,前往家中了解核實情況,但他執意隨隊前往震中。

  1月23日,阿力木江(右一)和隊員們在震區對道路上掉落的滾石進行清理。 (阿克蘇地區消防救援支隊提供)

  一到震中,阿力木江和戰友立即投入摸排搜救。執行救援任務期間,阿力木江無法使用手機聯繫家人,但隨著他看到震中區域房屋基本完好,無人員傷亡的情況時,對家人的擔心也隨之平復。阿力木江告訴記者,面對自己晚去的電話,父母並無責怪,“他們知道搶險救援是我們消防救援人員的首要責任”。

  深夜,隨著救援工作基本結束,看了看家的方向,阿力木江和戰友們悄悄離開了震區。他們搭建好的應急救災帳篷內,孩子熟睡,暖意濃濃。

  寒冬中堅守,守護安置點光明

  “還蹲著呢?”“還靠著墩子呢?”在阿合奇縣人民廣場的地震應急安置點,來往的人看到李新,都會跟他打個招呼,逗一逗這個愛笑的“95後”。

  地震發生後,第一頂亮燈的帳篷被撐在了離應急指揮中心最近的阿合奇縣人民廣場。隨之,600多人被陸續安置在此處,各項救援保供工作有序推進。安置點內,大家情緒穩定,吃得飽、穿得暖,各項需求得到良好保障。

  “墩子哥”李新,就是點亮帳篷安置區第一盞燈的人,他也是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作為國家電網克州供電公司應急基幹分隊的一員,他在第一時間趕到安置點。在現場,李新和同事們將帳篷使用的配電箱接入應急電源車,考慮到救援現場人來人往,容易踩踏臨時接的配電箱、導致滑倒摔傷等意外情況,李新便主動請纓在配電箱旁值守。

  1月25日淩晨,在阿合奇縣人民廣場的地震應急安置點,李新(右一)和同事們正在檢修線路,保障群眾用電安全。新華社記者馬鍇 攝

  零下14攝氏度的阿合奇縣,即使已經做了保暖措施,寒氣依然從他的腳脖子不停灌入,“蹲守”能最大程度保存熱氣,這成了李新值守的訣竅。而背靠著配電箱旁邊的石墩子,做個“墩子哥”,保暖省力又不容易腳麻,則是令李新驕傲的又一訣竅。

  同事們心疼一米八身高的小夥子在寒風中縮成一團,李新也考慮到老師傅們逐一點亮100多頂帳篷已經耗費了很多心力,體貼地説:“俺是河南人,從小就‘谷堆’著,舒服呢。”

  在帳篷內暫時“安家”的群眾看見縮著的李新,紛紛遞來熱水、麵包。李新總是習慣性露出自己的標誌性笑容:“有‘墩子哥’蹲守,用電無憂,你們放心!”(記者顧煜、馬鍇、李響、茍立鋒 參與採寫:宿傳義、張嘯誠)

【糾錯】 【責任編輯: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