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新疆婦科醫生瑪依努爾·尼牙孜的故事-新華網
2023 11/13 13:42:26
來源:新疆日報

明月何皎皎——新疆婦科醫生瑪依努爾·尼牙孜的故事

字體:

  如果將中國宮頸癌防治工作的路徑繪成一張圖,原點在北京——中國婦産科學的奠基人林巧稚,上世紀50年代曾走街串巷開展普查,把“預防為主”的理念帶給國人。而最西邊的坐標,應該在新疆和田。那是一位維吾爾族婦科醫生,在風沙肆虐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標注的。

  11月1日,瑪依努爾·尼牙孜(前排中)和她的團隊分析一位患者的影像報告。記者 秦梅花攝

  她就是自治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瑪依努爾·尼牙孜。

  在維吾爾語中,“瑪依努爾”意為“明亮的月光”。

  18年前,她奔波在南疆大地上,為各族農村婦女開展宮頸癌篩查和早診早治。如今到了古稀之年,她依然奔走在宮頸癌防治的路上。

  翻開瑪依努爾人生履歷的每一頁,人們分明看見:一顆滿懷大愛的心靈,光明澄澈,皎然如月。

  11月1日,自治區人民醫院婦産科研究室,瑪依努爾·尼牙孜(中)和她的團隊進行宮頸細胞圖像分析。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秦梅花攝

  (一)

  無論在哪裏,無論作何選擇,實現夢想都要有一股精神。

——摘自瑪依努爾·尼牙孜在復旦大學2015屆本(專)科生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2002年12月24日。

  東京街頭,霓虹閃爍,歡快的節日樂曲飄蕩著,這是日本年輕人鐘愛的浪漫日子——平安夜。

  醫院病案室,只有瑪依努爾還在忙。舍友説,國內寄來了賀卡,她知道那是女兒的心意。走出醫院,雪花紛紛揚揚,旁邊一對母女説説笑笑,霎時,淚水打濕了她的雙眼。

  這一天,也是瑪依努爾的生日。

  這麼拼命究竟圖啥?她問自己。

  其實,她心裏有答案。

  瑪依努爾從小就愛學習。初中畢業,她進了護訓班,在班裏年紀最小,卻最用功。

  聽説可以推薦工農兵學員,瑪依努爾跑到老師那裏,“我不想只做個中專生,我想上大學。”

  因為母親是醫生,瑪依努爾做夢都想上醫學院。她努力備考,如願進入上海醫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前身)學習。

  大學畢業後,瑪依努爾被分配到自治區人民醫院婦産科。查房時,她的心被撕扯著——

  2間病房,16個床位常住滿,患者全是宮頸癌晚期。她們大多面色枯黃,被病痛折磨得瘦可見骨。因病變組織化膿而散發出的刺鼻異味,充斥著病房。

  “她們咋就這麼苦!”瑪依努爾下決心,要在宮頸癌防治上蹚出一條路。

  一有空就去鑽研專業書籍,她只希望自己能多學一些、再多學一些。母親去世了,瑪依努爾是家中老大,需要照顧弟妹。有時剛翻開書,弟弟就跑過來,“姐,幫我補補褲子。”“姐,我餓了!”

  一次,有出國留學的機會,要考英語,瑪依努爾沒通過。院長出了主意,“醫院要辦日語學習班,你去參加吧。”

  課程越來越難,原本50個人的班,最後只剩她一人。1988年,原衛生部開設老少邊區日語培訓班,全疆給了3個名額。瑪依努爾膽怯,科室主任胡燕燕替她報了名,“我希望咱們科能飛出個‘金鳳凰’。”

  沒有讓主任失望,她考上了,前往中國醫科大學開始一年的“魔鬼式”培訓。有時一覺醒來,手裏依然捧著書,聽力磁帶已播到了頭。

  機會來了。1992年,瑪依努爾通過考試,成為日本“笹川醫學獎學金”研修生,進入日本醫科大學學習。她翻看雜志,選了一位發表文章最多的教授做導師。

  2年的學習結束了,一邊是導師的誠意挽留,另一邊,丈夫在電話裏説,孩子到了青春期,需要媽媽。一個兩難選擇擺在她面前。

  為了孩子,她回國了。這是瑪依努爾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理想為家庭讓步。

  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沒有一天她不後悔。

  沒想到,3年後,導師寄來“笹川醫學獎學金”特別研究生通知書。這次,她沒有猶豫,“我要讀博士!”

  她開始瘋狂學習英語。去圖書館借來免疫學、遺傳學英文原版書,把最後面的單詞復印下來,裁剪成口袋大小,每天揣在兜裏,走路吃飯都在背單詞。最終,她如願以償,考上博士。

  有雜志向導師約文章,她要來題目,“能不能讓我試試?”“你會寫嗎?”“我不會,但我可以學。”白天工作,夜晚鏖戰,稿紙在桌上堆了一摞又一摞。

  進了實驗室,更是兩眼一抹黑,試劑的名稱看不懂,儀器設備沒見過,老師説:“這裏沒人有義務教你,你得自己學。”為了盯一個實驗結果,她就睡在實驗室。

  15篇日文論文,1篇英文論文,這是瑪依努爾6年讀博期間的成果。導師驚嘆,即使是本地學生,也取得不了這樣的成績!

  畢業時,她受邀代表留學生發言。講話稿裏,除了感謝的話,還有異國求學的酸甜苦辣。

  “對不起!”沒想到,發言結束後,導師走到她身邊,語氣中滿是歉意。

  “真沒想到這些年你離開祖國、離開家,每天竟是這樣度過的。疏忽了對你的關心,是我的錯。”瑪依努爾怔住了,淚水奪眶而出。

  2003年,瑪依努爾博士畢業。那年,她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開完會從北京返回日本,畢業典禮上,同學們説:“沒想到留學生也能當人大代表。”導師以為她要回國從政,“要放棄醫學事業嗎?你這麼優秀,太可惜了!”

  導師建議她留校任教,瑪依努爾謝絕了,“我該回去了,不然我為什麼來!”

  11月2日,瑪依努爾·尼牙孜(前排中)在洛浦縣婦幼保健院了解當地宮頸癌防治工作,並給與指導。記者 秦梅花攝

  (二)

  婦科醫生是平凡的實幹家。

——摘自瑪依努爾·尼牙孜榮獲2022年度自治區科學技術獎突出貢獻獎時的發言

  2007年夏,于田縣。

  一位女子,約摸二十出頭,赤腳趿拉一雙塑膠拖鞋,紅色T恤下,高高隆起的孕肚很顯眼。

  “我説過啥你忘了?生這個孩子很危險,搞不好命就丟了!”瑪依努爾高聲對女子説道。

  當時正在讀研二的祖木熱來提·艾尼瓦爾瞪大了眼睛,“老師平時柔聲細語,從沒見過發這麼大火。”

  女子叫阿依古麗。一年前,祖木熱來提跟隨老師來這裏做宮頸癌篩查,阿依古麗被確診。瑪依努爾反覆叮囑,“得了這個病一定不能懷孕,治好了再想生娃娃的事”,可她沒當回事。

  斥責背後,是心痛,是無奈。

  當時,南疆婦女健康意識較為薄弱,宮頸癌是啥,很多人都不知道。發現時,常常已是晚期。

  宮頸癌防治,關鍵就是一個“早”字。

  “這件事必須有人幹。”2005年,瑪依努爾向醫院申請了10萬元,去南疆做宮頸癌篩查。

  帶著啟動資金,她和團隊去了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的于田縣。

  很快,錢用完了,篩查不得不中斷。

  為了找資金,不愛求人的瑪依努爾開始四處“化緣”。

  2005年8月,時任衛生部黨組書記、部長高強來醫院視察,瑪依努爾抓住機會,匯報了和田地區宮頸癌發病情況和她帶隊開展的工作。

  “你們自發開展篩查,很不容易!”不久,瑪依努爾團隊上報的可行性報告獲衛生部批準,和田地區被納入宮頸癌早診早治中央轉移支付項目,成為全國第六個試點地區。

  緊接著,在國家衛生部門的支援下,她又爭取到一個國際協作項目,獲得150萬元資金和設備支援。

  向南,再向南。2006年9月,瑪依努爾帶領團隊和外國專家,帶上最先進的儀器,又來到于田縣。

  從沒見過這麼多形狀古怪的器械,第一天,婦女們懵了。

  “有個東西放進我身體裏,又脹又疼。”做完檢查,有些人哭著對丈夫説。

  “不會影響以後生娃娃吧?”聽完丈夫的話,她們更怕了。

  第二天,午飯時間過了,村委會大院裏,一個人也沒來。

  往地頭跑、往家裏跑,瑪依努爾帶著婦女幹部,腳不沾地做宣傳。最後婦女幹部都累了、煩了,“以前沒查過,不也好好的嗎?幹嘛要費這麼大力氣!”

  慢慢地,婦女們明白,原來,婦科檢查有不舒服和疼痛感是正常的;原來,有些姐妹已經得了宮頸癌;原來,這種癌發現得早就有救……

  白天,婦女們在地裏忙;傍晚,一窩蜂趕來。

  根本停不下來!弓著腰,保持一個姿勢,瑪依努爾常常堅持五六個小時。有時外面刮起沙塵暴,室內就“下土”,戴上好幾層口罩,還是嗆得喘不過氣。偏遠鄉鎮晚上9點就停電,她們打著手電筒繼續幹。最多時,5天為5000名婦女做了婦檢。

  初篩完還要做復查,婦女們怕麻煩不願來。去馕坑邊叫回來,到巴扎上喊回來,從被窩裏勸出來,為的就是不漏一人。

  第一次,新疆開展了規模化、規范性宮頸癌篩查;第一次,新疆摸清了宮頸癌發病率等基本情況;第一次,新疆建起了宮頸癌數據庫。

  這些數據,為國家農村婦女“兩癌”(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項目在新疆落地提供了數據支撐。2009年,新疆14個縣躋身該項目國家首批試點縣。

  這些數據,也為瑪依努爾在宮頸癌發病機制方面的研究夯實了基礎。她首次發現新疆婦女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具有的高頻突變及特有突變,首次證實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與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功能的下降密切相關……

  古稀之年的瑪依努爾如今還堅持到農村篩查。多年來,瑪依努爾團隊累計完成宮頸癌篩查6萬余人次,機會性篩查近30萬人次。她説,最幸福的是,見證了新疆宮頸癌發病率大幅降低。今年,團隊在南疆篩查出的確診患者,較2006年減少了60%。

  瑪依努爾培訓過的學員遍布全疆,有上萬人。洛浦縣婦幼保健院大夫穆耶賽爾·阿西木,不僅能獨立帶領團隊開展篩查,還成了宮腔鏡技術“大拿”。今年以來,她們和瑪依努爾團隊一起,累計在全縣完成篩查1.8萬人次。

  這些年,新疆婦女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國家的投入也越來越大。2013年,新疆將患有宮頸癌的農村困難婦女全部納入重大疾病救治范圍。各級婦聯還為低收入婦女設立了“兩癌”專項救助基金。

  “以前婦女怕篩查,內心深處是怕生了病治不起。現在有好政策托底,婦女們很積極。做宮頸癌防治,我們更要加把勁兒。”瑪依努爾説。

  11月2日,洛浦縣恰爾巴格鎮闊恰艾日克村衛生室,瑪依努爾·尼牙孜(中)給村民做宮頸癌篩查。記者 秦梅花攝

  (三)

  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

——摘自瑪依努爾·尼牙孜留學日記

  去年6月,瑪依努爾接到院辦電話,“有患者把你告了!”

  原來,有患者想找她看病,可號早就挂滿,情急之下打市長熱線“告狀”。

  還有些患者,上了手術臺,硬生生躺著,必須親眼看到她來,才肯打麻藥。

  “非瑪依努爾不可”,這句常令醫院感到為難的話,飽含著患者對她的高度信任。

  她沒有辜負這種信任。從醫47年來,她完成惡性腫瘤手術和疑難手術2萬余臺,搶救危重症患者9000余例。走在街上,甚至走在外地時,會有患者忽然迎上去,“瑪依努爾醫生,是您嗎?感謝您曾經救過我的命!”

  瑪依努爾有把“金”剪刀,那是一把組織剪,刀頭微翹,刀柄是金色的,比一般剪刀略長些,便于深入盆底。

  眼睛微瞇,手握那把專屬剪刀,一挑、一撥、一剪,薄如蟬翼的血管鞘膜被分離了,位置極深的病變組織被清除了。這是科室裏年輕人津津樂道的場景。

  學生也想用這把若有神力的“金”剪刀,她説,用可以,等你把技術練到爐火純青。

  有人説,她身體裏裝著個“永動機”,不然,已過了退休年紀,咋還這麼拼——每周3天門診,有時連續坐診6個小時接診80多位病人;早上9點準時到崗,手術、開會、查房、看文獻,最晚時,淩晨3點才出手術室。

  有人説,她是“鐵人”,不然,每天只吃早餐,中午、晚上就靠咖啡,咋撐得住?

  她説,養成習慣了,這樣省事,進了手術室,就能待一天。

  有天深夜,來了位病人,是瘢痕妊娠,這種急症比宮外孕還兇險。接到求助,瑪依努爾從家中趕來。

  手術中,哪怕一丁點失誤都會引起大出血。

  打開後腹膜,扎髂內動脈……一個個動作,幹脆利落,一氣呵成。

  2個小時,手術成功,沒有大出血。備好的2000cc血沒派上用場。

  “瑪依努爾老師可以‘封神’!”大家感嘆。

  “她是‘定海神針’,即使站在那什麼也不做,我們也有底氣。”有學生開玩笑,要把“女神”的照片列印出來,挂在手術室墻上,有她“看”著,穩了!

  欲于群峰之巔,就要跨越山海。

  2010年,自治區人民醫院婦科申報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評估答辯時,對手全是國內頂尖團隊,其中不乏院士專家,瑪依努爾心裏沒底。

  想到推進新疆宮頸癌防治需要這個機會,她決定放手一搏。

  她把這些年為降低新疆宮頸癌發病率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娓娓道來。

  最終,她成功了。這一結果在西北五省區一枝獨秀。

  那一刻,瑪依努爾感到無比幸福。

  瑪依努爾有時“霸道”。韓莉莉最初選擇的研究方向是卵巢早衰,這是白領女性的多發病,選這個方向十分熱門。

  “做這個研究的人有大把,要想當我的學生,就要甘坐冷板凳,把宮頸癌研究做深做透。”最終,韓莉莉成為老師的追隨者,研發出平價安全的抗宮頸癌新藥,獲得自治區青年科技獎。

  瑪依努爾有時“無情”。有下屬找她哭訴,工作忙顧不了家,老公吵著要離婚。她板起臉,眉毛一橫,“選了女醫生當媳婦,就得忍受這些委屈。回去好好勸勸,如果還要離婚,這種老公,不要也罷!”

  瑪依努爾有時“執拗”。魯靜在石河子大學讀研,中期考核時,她每天坐2個小時班車,從烏魯木齊趕到石河子,為愛徒坐鎮指導。魯靜勸她別去,她發了火,“別人都有導師在,我不去,你就像沒媽的孩子,不行!”

  關鍵時刻,總在背後默默支援,參評大獎,總把學生名字挂在最前面。目前,她已培養56名碩士、博士。

  2020年11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194個國家首次共同承諾要消除一種癌症。

  “這個目標實現時,我一定會因為失業而高興。”瑪依努爾説。

  11月1日,瑪依努爾·尼牙孜安慰一名術後患者。記者 秦梅花攝

  (四)

  愛能使偉大的靈魂變得更偉大。

——摘自瑪依努爾·尼牙孜在第六個中國醫師節宣誓儀式上的發言

  “各項指標都好著呢,您放寬心,高高興興的啊,過幾天兒子就來接您出院……”俯下身子,臉頰輕貼老阿姨的臉,掖一下被角,囑咐護士按時量體溫……

  查房出來,瑪依努爾衝護士長克熱曼·牙庫甫招手。

  “抽空去給31床的托依汗阿姨買雙厚點的鞋子,讓她腳底熱乎乎地回家。”説著,把錢塞進克熱曼手中。

  十多年過去了,每每想起這幅畫面,克熱曼依然會心頭一暖。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醫者或許就該這樣。

  2010年冬日的一天,一對老夫妻,沒有挂號,推門進來。他們從于田縣來,妻子在篩查中被確診為宮頸癌。

  哆哆嗦嗦,老人從包裏掏出一沓舊舊的零鈔,懇求瑪依努爾救救老伴。

  鼻子一酸,她趕緊招呼著把患者收進來。

  農村病人看病住院,主要靠新農合。一查,名字登記錯了,新農合無法使用。

  “病人來一趟不容易,能不能幫幫忙!”瑪依努爾找到當時的自治區衛生廳,敲開了新農合辦公室的門。

  “挺感動的,一個大專家竟為素不相識的患者這麼費心。”工作人員趕緊應下來。

  一天後,手續辦妥了,老人手術很順利。

  “想想辦法吧,總不能讓她們回去。”住院床位緊張,她常拜托護士長“加塞”,卻從沒有一次是為親友。讓她“違規”的,總是那些處境最難的患者。

  眼裏看的是病,心裏想的是人。

  “清茶泡馕,這行嗎!”于是,牛奶、雞蛋就擺在患者床頭;

  “回家路費不夠吧?”于是,車票就放進患者行囊;

  “雖然生病了,也要好好過年。”于是,紅包就塞到患者手中。

  ……

  這份深情,讓患者倣佛置身于銀色的月光之海中,身體和心靈都被治愈。

  同樣被“治愈”的,還有一起共事的白衣天使們。

  護士長徐佩風當時剛工作,一名患者急需輸血,瑪依努爾催她速去血庫拿血。

  一連填了幾張表格,等待血庫人員配血……第一次走取血程式,她心裏急呀!連催幾次,對方臉一黑,懟了她幾句。

  強忍淚水,一路小跑把血送到手術臺上。下了手術,瑪依努爾輕輕摸著她的頭説:“受委屈了?但你想想,病人因為你的努力救過來了,這多好啊。”從此,她覺得,心裏有患者,什麼委屈都能吞下去。

  團隊要去村裏做篩查,瑪依努爾總會備齊常用藥,生怕大夥兒身體出狀況。

  瑪依努爾不愛社交,但逢年過節,總會做一大鍋抓飯、手抓肉,請同事們來家裏聚餐。

  科室有位年輕的大夫,名叫馬依努爾·艾肯。因為名字與老師同音,許多患者慕名而來。

  “我也想像老師那樣,成為一個閃閃發光的人。”她説。

【糾錯】 【責任編輯: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