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文化資源優勢,這裡已成為吉木薩爾縣對外宣傳的新名片。今年以來,我們已接待游客7萬多人次。”9月1日,北庭學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常務副院長鄭莉説,吉木薩爾縣絲綢之路北庭故城遺址博物館通過全面研讀北庭文化歷史,提取北庭文化精神,總結北庭文化地域特徵,使其成為北庭文化傳播的重要窗口、群眾文化休閒旅游的場所和廣大青少年的教育課堂。
作為北庭故城遺址保護與研究成果對外展示的窗口之一,該博物館依託世界文化遺産——北庭故城遺址打造,成為新疆第一個以絲綢之路為展陳脈絡的博物館,於去年7月14日對外開放。博物館有絲路傳奇、建政西域、人文北庭、北庭重生4個展廳,通過陳列的530余件精品文物和1000余件精美圖片,呈現了古代絲綢之路的繁榮,讓觀眾深入了解漢唐以來中央王朝對西域地區的有效治理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
走進展廳,巨大的文物互動屏上,陶尊、雞首壺、石磨盤……一件件文物展品清晰地顯示出來,手指輕點自己喜歡的展品,不僅可以查看文物高精度三維質感形態,還可以查看文物相關情況。展廳裏,既有文物陳列、復原場景、微縮模型等傳統展示手段講述北庭的歷史發展演化過程,也有全息投影、VR展示、場景再現等高科技手段,讓游客夢回漢唐,徜徉於千年絲路的歷史記憶中。
除常設展廳外,該博物館還設有臨時展廳。開館以來,已引進“山海相逢——世界文化遺産地鼓浪嶼文物特展”“天下龍泉——中國龍泉青瓷·寶劍傳承與創新展”等,通過文物互展,促進不同地區和文化間的相互交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糾錯】 【責任編輯: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