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莊稼收穫的關鍵時期。連日來,溫泉縣哈日布呼鎮搶抓晴好天氣,加快秋管及秋收進度,數字化、機械化應用處處體現在廣袤的田野間。
在埃勒木圖村1100畝地的制種玉米大田裏,秋收在即的制種玉米麵臨着最後一次滴水,只見田間管理員孟祥軍點開手機APP,找到需要打開的閥門編號,輕輕一點,地表的管道裏就可以聽見汩汩的流水聲。
“每次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讓玉米及時‘喝’上水。這樣不僅能迅速‘解渴’,還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玉米品質,一般情況下我一個人就可以管理這一大片田的灌溉工作。”孟祥軍介紹道。
“傳統球閥在灌溉時需要在廣袤的田地裏尋找閥門進行手動操作,灌溉高峰期更需半夜進行開關閥門,導致農戶在灌溉期日日夜夜堅守在大田中。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後安裝的這款新型灌溉“機器人”能遠程控制球閥開闔,水資源的利用率進一步提高,促進了農業規模化經營。”哈日布呼鎮農水辦主任白璐介紹。
在冬都布呼村的甜糯玉米地裏,一輛莖穗兼收玉米收割機成為了田間的“新寵”,吸引了眾多目光。它可以實現摘穗、剝皮、粉碎、吐桿一氣呵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省工省力的優勢。
哈日布呼鎮農機管理站站長付文君介紹道:“莖穗兼收作業的好處是在收穫玉米的同時粉碎收集秸稈,經處理後可用作牲畜飼料,實現秸稈高效回收利用,化解焚燒污染隱患。
“別看程序如此繁瑣,只需要幾個操作鍵就可以控制各項功能,科技給農機裝上了‘智慧芯’,讓我們農機手操作起來更簡單便捷、性能穩定。”滾祖呼村農機手蘭戰江説。
為落實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方針,哈日布呼鎮大力發展智能農機、智慧農業,扶持農業新型作業主體應用智能、高效、增産、減損的農機裝備和農業智能設備,帶來更高效、智能、靈活的農業生産方式,為糧食及重要農副産品穩産保供提供有力支撐,促進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
供稿:李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