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電網建設施工“火力”全開,新疆送變電公司在築牢安全大堤的基礎上,科學組織,全力攻堅克難,推進重大電網工程建設上跑出“加速度。
8月16日,塔城—烏蘇750kV線路工程施工VI標項目現場開展張力架線作業,工程進度在新疆送變電公司“紅馬甲”工作隊的助推下穩步邁進。
據悉,塔城—烏蘇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後將為北疆三地市供電提供更加穩定、可靠的保證,進一步加強阿勒泰、塔城和克拉瑪依等地的新能源大規模外送,為推進該地區清潔能源産業發展、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工程全線所經地理環境複雜,項目初期,我們與業主監理單位成立臨時黨支部,帶領42名施工人員成立‘黨員突擊隊’,提前對現場各項準備工作和安全措施進行全過程進行安全督導,嚴守工程施工質量關,有力保障了工程穩步推進。”項目經理李大偉介紹道。
工程架線共計22個放線區段,不僅需要跨越110千伏電力線22次、220千伏電力線4次,還需跨越蘭新鐵路2次、連霍高速2次,作業風險高、安全管控難度大。“紅馬甲”工作隊未雨綢繆,提前5個月開展各項跨越施工停電計劃的梳理和四措一案的編制,積極主動與當地政府協調,合理優化放線區段,降低作業風險,最大限度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進行。
“改進後的設備性能更穩定,操作更方便了!”在烏圖(崑崙山)-柴達木750千伏線路工程G1116號張力場,張力放線施工負責人張靜激動地説。
烏圖(崑崙山)-柴達木750千伏線路工程Ⅱ標全面進入張力放線工序,該工程輸電施工的大部分工程都在戈壁,沙漠,鹽鹼地等區域,施工現場大風沙塵天氣頻繁,致使牽張設備容易出現故障,為提升設備安全穩定性,公司機具人員對7&新設備進行現場穩定性改造,大大減小了設備操作故障和風險,進一步保障了張力放線任務順利完成。
抓節點、搶進度,推動建設新突破。在若羌75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現場,三台分別為60米、52米、38米的混凝土泵車正在緊張有序的開展該項目規模最大的混凝土澆築作業,現場猶如“三龍戲珠”工忙綠且壯觀,這是新疆送變電公司以快馬加鞭之勢跑出建設“加速度”的真實寫照。
三台大型泵車同時澆築,僅用6小時就完成1566方量混凝土建築,這也是若羌750變電站開工以來最大一次方量的澆築工作,高效完成750千伏GIS設備的基礎澆築,為後期變電站設備安裝奠定堅實基礎。
該工程建成投運後將提高若羌電網的供電能力,滿足若羌地區負荷發展和新能源外送需求,為新疆電網第三交流外送通道的建設創造條件。(陳瑤、李安武、馮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