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創業人群的多樣化,機會型創業和興趣型創業漸成主流。創業市場、孵化基地、眾創空間……我區涌現出各式各樣的創業載體,為創業者們提供了更多可供選擇的創業&&。
這些&&能為創業者帶來哪些幫助、提供何種政策扶持、創造多少價值,各地是如何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創業機制的?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創業市場
小攤位有了新身份
盛夏傍晚,走進位於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卡子灣街道創業社區內的“米東印象”創業市場,孜然味、炸串味、海鮮味香氣撲鼻;吆喝聲、聊天聲、碰杯聲此起彼伏。
今年初,烏魯木齊市提出建設不少於100個創業市場規劃,為低收入群體提供免費或低收費攤位攤點,形成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示範基地。
截至上半年,烏市已建成創業市場106個,從業人數達到11432人。“米東印象”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可容納54家商戶。“市場整潔有序,周邊客流量大,做起生意來心裏感覺很踏實。”主營炒河粉的攤主江軍位説,今年6月,在社區的邀請下,他來到創業社區。攤位不收取任何費用,市場每天抽取15%的營業額作為管理費用。要是生活困難,市場還會減少抽成比例,想辦法減輕大家的壓力。
作為“米東印象”創業市場經營管理方,新疆伊朵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肖楊對市場的發展信心十足。創建初期,市場門口的路面坑洼不平,創業社區便協調建設局工作人員修路鋪路;停車不方便,便協調交警部門在市場門口劃定了臨時停車位,供顧客免費停車;水電不通,便協調城管部門鋪裝線路,通上下水……有了社區力量的加持,該市場開業近2個月,解決了百餘人就業,一個個小攤位也被賦予了價值和期待。
今年以來,分佈在烏魯木齊市各區(縣)的創業市場以規範發展攤點經濟、街邊經濟、後備箱經濟為主旨,將原本較為分散的攤點進行整合,選取合適的場地供其規範經營。
“創業市場與之前的創業載體最大區別在於分佈範圍更廣,涉及全市各個區(縣);靈活性更高,創業市場選址基本在原先攤點、後備箱市場較為集中的區域。”烏魯木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科科長王齊説,創業市場建設一方面豐富了創業場地資源,另一方面提供了一批低租金或者免租金的經營點位,有效幫扶有創業意願的低收入人員通過創業實現就業增收。
培訓孵化
創業有了陪跑式跟蹤服務
如何拍攝抖音視頻,如何適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近日,在位於昌吉市的新疆嘉成智業教育諮詢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培訓教室內,這些問題一一得到解答,學員們收穫滿滿。
説到培訓,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將培訓後的學員轉化成創業者,並且給予全鏈條的跟蹤服務,對於想要創業的人們來説,是一種全新體驗。
“我們學習了電商直播的本質、市場趨勢、産品選擇、策劃方案、直播技巧、觀眾互動以及銷售技巧等課程內容。既有理論知識的講解,又有實踐案例分享。”結束8天的網絡直播培訓,大學畢業生張嘉嘉有了創業想法,培訓老師便根據她擅長的領域和已有資源,為其量身訂制了商業模式。
“培訓只是就業創業的前端,對於培訓後想要創業的學員,我們會提供一對一創業服務,老師會陪跑,等學員能夠獨立操作時還會提供供應鏈、&&和資源對接服務,真正實現電商直播創業意義上的閉環。”該培訓機構負責人成佳傑説。
與其他孵化基地向外招募企業的形式不同,該機構採取內部培訓後再孵化的形式,對參加完培訓的個人、團隊就業和創業給予一體化跟蹤服務,讓培訓落到實處。
“我們給近三年參加網絡直播培訓的學員打電話,發現80%的人培訓完沒有學以致用,針對這些人我們會重新進行培訓。”成佳傑説,對於好的項目和個人,會重點做好創業意識引導,幫助他們明確職業規劃,對於想要創業的大學畢業生通過培訓後還會吸納為員工或者合夥人。
今年以來,昌吉市已為32家優秀項目做後續跟蹤指導服務實現創業增收,將24名培訓優秀學員推薦至各大企業直播帶貨就業。
眾創空間
農民創客有了成長沃土
在喀什古城,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自己的技術和項目,被稱為農民創客,這裡的眾創空間便是他們成長的沃土。
“如果能用大棚技術種出南方果蔬,這裡的群眾就能吃到新鮮的熱帶水果了。”3年前,65歲的張樹傑萌生了用大棚種植熱帶水果的想法,卻不知從何入手。他找到了專門為各類創業者提供信息諮詢、人才培訓、項目推廣和引進、專業技術、創業孵化等服務的綜合性科技服務機構——喀什古城眾創空間尋求幫助。
2015年,王志煒和他的三名合夥人共同創建了喀什深喀生産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喀什古城眾創空間是該公司運營的主要項目,專門服務於喀什本地小微企業創業項目的支持和優化。
在喀什古城眾創空間的幫助下,張樹傑的“南果北種”項目順利在喀什市深喀現代農業産業園落戶。他承包了10座大棚,主要種植附加值較高的熱帶水果,在喀什古城眾創空間的協助下請到了專家進行技術指導。經過兩年的苗木培育,張樹傑種植的火龍果、檸檬、芭樂等水果供不應求。周圍的鄉親們也紛紛來到喀什古城眾創空間一起創業致富。
“只要有好的項目,我們就會進行天使型投資,給大家陪伴式的創業服務,少則三五個月,最長達兩年。”喀什深喀生産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煒説,為讓喀什本地有技術有手藝的農民創客覓得“創”機,眾創空間會主動找到他們並提供資金和創業支持,幫助他們實現創業,推動當地特色農業和三産的發展。
喀什古城眾創空間享受國家級、自治區級高新技術企業經費支持,對入孵眾創空間的企業不收取任何費用。除提供基本服務外,他們還會幫助企業積極爭取科技、工信、人社、發改等部門項目經費支持,解決經費不足問題。喀什古城眾創空間已累計為18家入孵企業團隊提供120萬元融資服務,吸引158家企業入駐,共解決510人就業。
近年來,喀什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定&&鼓勵創新創業系列扶持政策,搭建各類“雙創”載體,健全和完善雙創政策支持體系,為創業者們提供了優質的雙創發展環境。
■記者感言
總有一個創業&&適合你
連日來,記者通過採訪烏魯木齊、喀什、昌吉等地的創業載體發現,如今的創業渠道多元化,創業服務精細化,從引導大家創業到帶動大家創業,從基本的創業指導到現在的全程跟蹤服務,讓創業者從想創業變成會創業。
創業服務對象也不再局限於青年和大學畢業生,而是面向全社會。烏魯木齊市建設的創業市場,是為低收入群體提供的創業&&,讓擺攤提檔升級;昌吉市的培訓孵化基地,是為青年人提供的一個學習&&,引導創業意識;喀什古城眾創空間,不限年齡和身份,65歲的種植戶也能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我區各地人社部門在創業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加強創業資金扶持,加大創業金融支持,強化創業指導服務,構建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各種舉措不斷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的創業機制,培厚創業沃土。
創業載體品質化、創業服務常態化、創業政策人性化,如今,對於各類創業者來説,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創業&&,在各方的支持下,創業者享受到的便利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