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帕米爾高原,蒼山連綿。
夜幕降臨,渾厚的唱詩聲打破周遭寂靜。27歲的鐵力瓦爾地·白先那洪對這個曲調很熟悉:“《瑪納斯》!這就是《瑪納斯》!”這首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他已經學習了約20年。
讓他激動不已的,不只是《瑪納斯》的説唱表演。7月13日晚,藏族史詩《格薩(斯)爾》、蒙古族史詩《江格爾》與《瑪納斯》齊聚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第九屆瑪納斯國際文化旅遊節,唱響帕米爾高原。
這三部少數民族英雄史詩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被稱為“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
7月13日晚,新疆克州第九屆瑪納斯國際文化旅遊節上,歌舞演員表演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新華社記者 張瑜 攝
今年57歲的才智,是《格薩(斯)爾》代表性傳承人,説唱《格薩(斯)爾》史詩約30年。當晚,他持銅鏡率先登場,以獨特的説唱方式講述史詩經典片段《賽馬稱王》。隨後,由青海省果洛州文化館演員扮演的格薩爾王威風凜凜走上臺,演員們揮舞著手中的馬鞭,模擬賽馬場景,用舞蹈和歌聲將少年格薩爾王智取賽馬冠軍、降服對手、贏得王位的故事重現舞臺。
“格薩爾王抑強扶弱,關懷人民,帶領人民降伏妖魔,是藏民的英雄,《格薩(斯)爾》更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才智説。
7月13日晚,新疆克州第九屆瑪納斯國際文化旅遊節上,歌舞演員表演藏族英雄史詩《格薩(斯)爾》。新華社記者 張瑜 攝
在新疆蒙古族樂器托布秀爾的優美琴聲中,《江格爾》接力登臺,五位《江格爾》説唱者與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歌舞團的演員們,共同演繹了以江格爾為代表的英雄勇士保衛家鄉寶木巴的故事。在説唱基礎上,演出融合了薩吾爾登等蒙古族傳統舞蹈。
博州歌舞團副團長桑樂11年前曾帶隊來克州表演。他表示,當下《江格爾》的藝術呈現形式更加豐富、欣賞性更強。“同臺表演也是三大史詩交往交流交融的體現,是我們取經的好機會。希望能向專業人士學習,更好表現史詩內涵。”桑樂説。
7月13日晚,新疆克州第九屆瑪納斯國際文化旅遊節上,新疆博州歌舞團演員表演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新華社記者 趙晨捷 攝
此刻,演出現場克州烏恰縣城匯集了約1.5萬名觀眾。中外嘉賓、遊客人頭攢動,手機的閃光燈、相機的快門聲、無人機的蜂鳴聲相互交織。
一位妻子挽著丈夫的胳膊,年輕的父親將孩子架在脖子上,一家三口聚精會神地望向舞臺。兩位年逾60歲的柯爾克孜族大娘滿含笑意、席地而坐,不時就情節相互交談……
來自北京的林玉珊第一次來到烏恰縣,“當地居民們觀看表演時的表情特別感染我,快樂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那是融入在骨子裏的喜悅,千年史詩在這裏快樂傳誦。”

7月13日晚,新疆克州第九屆瑪納斯國際文化旅遊節上,觀眾聚精會神地觀看表演。新華社記者 張瑜 攝
晚上十一點半,《瑪納斯》上演,飾演英雄瑪納斯的“95後”演員巴合提白克·艾克拜登場。精彩的説唱,配以歡快的弦樂器庫姆孜和悠揚靈動的口弦琴,將氣氛推到高潮。
臺上,演出精彩紛呈;臺下,歡呼聲此起彼伏。
“我們要向英雄瑪納斯學習,愛護同胞、熱愛國家,《瑪納斯》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鐵力瓦爾地·白先那洪説。
前來觀看演出的吉爾吉斯共和國文化、資訊、體育和青年政策部文化遺跡保護和發展局資深專家阿爾瑪斯·慕拉特別科夫,也隨著表演歡呼鼓掌,“瑪納斯國際文化旅遊節內容豐富,非常了不起。《瑪納斯》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我在中國見到的很多小孩都能唱,中國對《瑪納斯》保護傳承的各項措施做得很好,我特別高興。”
過了零點,演出徐徐謝幕。觀眾們意猶未盡,來到舞臺前方,與演出人員拍照留念。帕米爾高原上,明月當空,繁星閃爍……
記者:張瑜、趙晨捷、馬嘉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