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農行西藏分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行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創建”,積極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服務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黨建引領:紅色引擎錨定發展航向
農行西藏分行以黨建為綱,圍繞黨的政治建設、黨員先進性教育、愛國主義與反分裂鬥爭教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作風建設黨建“五件大事”,印發系列綱領性文件,搭建起具有西藏分行特色的黨建體系“四梁八柱”,讓紅色基因深深融入金融血脈。
在具體實踐中,農行西藏分行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引,開展“一行一特色”黨建品牌創建,連續5年開展愛國主義與反分裂鬥爭教育,94個基層機構獲評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通過推動黨建“五件大事”,農行西藏分行政治屬性更加鮮明,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民族團結大好局面更加鞏固,黨業融合更加出彩。
刀刃向內的作風建設更顯改革魄力。農行西藏分行直擊改革發展痛點,從精文簡會、科技賦能、科學考核、優化操作等方面精準發力,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賦能。182條“減負賦能”舉措清單落地有聲,文件數量下降20.89%、會議數量減少21.5%、整合培訓項目11期、清理微信工作群31個、優化剔除考核指標10余項、優化制度文件26項......
一組組數據,見證着農行西藏分行以黨建引領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深耕實體:精準滴灌激活經濟動能
面對西藏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農行西藏分行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大局,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打出服務實體經濟組合拳。2024年,該行累計發放實體貸款932.12億元,餘額1813.02億元,較年初增加149.84億元。實體貸款連續4年實現百億元增長,實體貸款投放量連續2年超過800億元。具體到金融“五篇大文章”,農行西藏分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科技金融點燃創新引擎。以服務科技強國建設為重點,聚焦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及優質民營企業重點客群金融服務需求,提供精準融資和綜合金融服務。截至2024年末,發放民營企業貸款76.61億元,民營企業貸款年增量34.04億元;科技型企業貸款規模達到178.06億元,年增量37.87億元。
——綠色金融守護碧水藍天。將綠色銀行建設貫穿業務經營始終,印發綠色金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點,持續加強綠色信貸投放。截至2024年末,綠色信貸餘額381.76億元,較年初增加52.92億元。
——普惠金融激活市場細胞。認真貫徹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組建工作專班,行領導帶隊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走訪企業1.3萬戶。截至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首次突破200億元,達到230.26億元,較年初增加56.08億元。做大個人消費貸款規模,助力促消費穩經濟。截至2024年末,非涉農個人貸款餘額430.39億元,年增量76.8億元;消費貸款餘額283.96億元,年增量41.23億元。
——養老金融托起幸福晚年。以進企業、進學校、進醫院、進機關單位等活動為抓手,大力宣傳普及養老政策,做好養老託管業務,累計開立養老金賬戶20余萬戶。上線惠民惠農補貼資金藏漢雙語短信提醒功能,發揮社保卡惠民便民作用,目前社保卡客戶達到310萬戶,全區佔比88%。
——數字金融賦能智慧生活。深化數字金融在百姓衣食住行方面的應用。黨費、食堂、校園等互聯網高頻場景數達660個,凈增112個。強化科技賦能,完成微捷貸等産品本地化改造和升級,優化金融服務體系。截至2024年末,共完成科技項目31個,在研項目12個。

鄉村振興:金融筆觸繪就共富畫卷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作為地方金融機構的主力軍,農行西藏分行緊抓中央賦予西藏的特殊金融政策機遇,連續21年以“一號文件”形式部署推進金融服務“三農”工作,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全力以赴助力西藏鄉村全面振興。
在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中,農行西藏分行以四個維度精準發力:
信貸規模持續領跑,涉農貸款實現跨越式增長。截至2024年末,涉農貸款餘額637.6億元,較年初增加68.5億元;農戶貸款餘額385.84億元,較年初增加32.24億元;“惠農e貸”餘額362.98億元,較年初增加59.92億元,佔全行農戶貸款餘額的94%。
創新特色金融産品,破解農牧民融資難題。完成“惠農e貸”系統與西藏農牧戶信息大數據的直連,實現“糧農e貸”“鄉旅貸”“智慧畜牧貸”等總行産品的本地化改造和落地。升級“惠農網貸”及授信模型,推進“e推客”“黨建+信用村”等場景應用,形成覆蓋種植、養殖、加工、流通全鏈條的信貸産品矩陣。
服務網絡深度下沉,實現“基礎金融不出村”。實現拉薩、昌都、安多話三大藏區方言遠程視頻貸前業務辦理指導和7種方言智能外呼。實施金穗惠農通服務點提質增效工程,截至2024年末,惠農通服務點5527個,鄉(鎮)和行政村覆蓋率分別達100%、95.44%;上線“惠農通”微信小程序4579個,上線率82.85%,通過小程序預約業務1.57萬筆。
聚焦重點領域,精準服務國家戰略。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脫貧縣貸款餘額226.16億元,較年初增加14.25億元;加強糧食安全、鄉村産業及鄉村建設金融服務,糧食安全領域貸款餘額224.69億元,較年初凈增50億元。鄉村産業貸款餘額417.37億元,較年初凈增51.8億元;紮實做好固邊興邊富民行動金融服務工作,制定6方面26條工作措施,向全區邊境小康村推廣邊境鄉村振興示範村創建的經驗做法。在西藏海拔最高邊境口岸設立裏孜口岸支行,日喀則亞東縣汝丙崗示範村建設成果正式交付。截至2024年末,累計發放“固邊貸”30.96億元,餘額47.57億元;21個邊境縣各項貸款餘額253.77億元,較年初增加41.12億元。

服務升級:暖心工程傳遞金融溫度
西藏幅員遼闊、自然環境複雜多樣,金融服務半徑大、成本高,許多偏遠村落難以及時享受現代化金融服務。面對這一挑戰,農行西藏分行緊緊圍繞“優化客戶服務”這一核心任務,以差異化服務為切入點,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金融服務網絡,讓金融活水流向雪域高原的每一個角落。
在服務模式上,農行西藏分行針對西藏特殊的金融環境,推出“適老、適藏、適外”的差異化服務:
——適老化服務,跨越數字鴻溝。制定適老化服務指引,全面實施網點適老化改造。全行527個網點均設立了愛心服務窗口,配備了老花鏡、放大鏡、輪椅等便民設施,設置了老年人愛心座椅,並推出老年人優先叫號服務。推出了大字版手機銀行,進一步提升老年客戶的金融服務體驗。
——適藏化服務,破解語言壁壘。優化銀行卡刷卡藏文識別受理環境,並優先配備懂藏語、懂業務的大堂經理。網點配備藏漢雙語版服務手冊,並在叫號機、業務指引牌、ATM機、超級櫃&、掌上銀行等上面實現藏漢雙語功能。
——適外化服務,暢通跨境通道。全行527家網點均可受理境外來藏人員開戶業務,1007&ATM自助機具均支持外卡支取人民幣現金,網點布放了中英藏三語服務引導牌和服務標識,成功為尼泊爾西達多銀行、尼泊爾全球銀行開立跨境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確保境外客戶能夠隨時獲得便捷的金融服務。
在服務網絡上,農行西藏分行圍繞“五位一體”的服務渠道建設,持續在物理網點、自助銀行、金穗惠農通服務點、互聯網金融&&、流動金融服務等方面加大資源投入。全年完成了2個新設網點的開業運營,1007&ATM機小面額取現改造、5個外幣代兌點建設、1個支付服務示範區合作建設;成功打造了日喀則桑珠孜城西分理處綠色網點和拉薩八廓街支行紅色教育網點,完成全行53家網點轉型升級工作;組織轄內網點利用流動金融服務車和“3+2”流動服務模式,開展流動服務2.4萬次。

責任擔當:以責任之心踐行金融向善
在西藏,農行西藏分行不僅是一家金融機構,更是一支扎根邊疆、服務人民的“金融鐵軍”。從駐村幫扶到生態保護,從抗震救災到服務新市民,農行西藏分行用實際行動詮釋着“金融向善”的責任擔當。
農行西藏分行在22個駐村工作點派駐45名駐村隊員,他們勇當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先鋒,協助村兩委做好鄉村建設、基層治理、産業振興、糾紛化解等工作,開展幫扶慰問117場次,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158場次,協助解決家庭矛盾糾紛24個,爭取鄉村振興捐贈資金198萬餘元。
農行西藏分行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要使命,深度融入企業發展戰略,創新打造“白牦牛志願者”公益品牌,在全轄廣泛開展高原生態文明保護公益活動。全面完成拉薩南北山“金穗生態林”3419.7畝綠化工程,工程施工吸納勞務人員約4.7萬人次。

在服務民生方面,農行西藏分行聚焦戶外工作者和新市民群體,深化“愛心驛站”建設,新建“珠峰愛心驛站”、亞東縣支行“民族團結愛心驛站”等16個服務站點,其中拉薩城關區支行和阿里分行兩家愛心驛站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最美驛站”稱號。針對美團騎手、網約車司機等群體,推出專屬金融産品,提供精準服務。同時,持續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全年累計舉辦各類活動1萬餘次,發放宣傳資料60萬餘份,惠及消費者1093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