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9月9日電(柑丹鴦琦 喬柯嵐 文翔宇)群山環抱,翠綠的山巒如同天然屏障,守護着這片寧靜而充滿生機的土地。山南市隆子縣扎日鄉珞瓦新村,是一個位於邊境的美麗村莊,一條條蜿蜒的小徑穿梭其間,將家家戶戶緊密相連。

圖為珞瓦新村風貌(9月5日攝)。新華網發 喬柯嵐 攝

圖為珞瓦新村風貌(9月5日攝)。新華網發 喬柯嵐 攝
近年來,珞瓦新村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探索邊境地區發展新模式。“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珞瓦新村村黨支部書記催成説:“産業是增收致富的引擎,只有産業壯大了、百姓富足了,黨員幹部説話才能‘底氣足’,黨組織辦事才能‘腰桿硬’。”
珞瓦新村黨支部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村集體産業項目。2023年,全村4座溫室大棚、竹器加工廠、藏香加工廠、裝載機、挖掘機等現有配套資産,通過個人承包租賃、群眾參與等方式,當年實現集體經濟收益10萬元。
靈芝種植,是珞瓦新村興邊富民的一大亮點。珞瓦新村第一書記索朗江村説:“野生靈芝價格特別高且數量稀少。我們村通過外地引進孢子,結合溫室種植和倣野生白肉靈芝種植,不僅能提高産量,經濟效益也好”。在村黨支部帶領下建設的林下靈芝種植項目,經前期摸底調研、主動申報、設計規劃、參與實施,後期經碾磨加工、品牌包裝、展覽宣傳等方式,為村集體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溫室大棚裏的白肉靈芝(9月5日攝)。 新華網發 喬柯嵐 攝

在林下生長的倣野生白肉靈芝(9月5日攝)。 新華網發 喬柯嵐 攝
除了靈芝種植,珞瓦新村還大力發展手工業。竹器加工廠、純手工毛毯製作等産業蓬勃發展。次仁卓瑪説:“通過網絡直播方式,今年我織的毛毯,賣出去了十條。” 手工編織的毛毯、竹筐等手工藝品,通過“線上 + 線下”銷售渠道遠銷各地,為村民們開闢了新的致富之路。

次仁卓瑪在用彩線裝飾竹筐(9月5日攝)。 新華網發 喬柯嵐 攝
如今的珞瓦新村,已經成為一個宜居宜業的邊境和美鄉村 。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超過3萬元,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帶領全體黨員和村民,凝聚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偉大力量,建設好、打造好、守護好我們共有的家園。”珞瓦新村村黨支部書記催成説,“珞瓦新村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動産業發展、環境提升和社會治理創新,努力建設一個更加美麗、和諧、富裕的邊境村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