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氣溫驟降
空中已飄起了小雪
位於曲松縣羅布沙鎮羅布沙村的
850MW市場化並網光伏發電
一期項目建設現場
施工人員正頂着寒風
各就其位
奮戰在施工一線
目前,該項目已順利完成220千伏升壓站輔助用房、綜合樓主體結構建築封頂工作。不久的將來,佔地4千余畝的大型“光伏+生態治理”電站就會拔地而起,使草壩子變成“光伏藍海”。
羅布沙一期項目是我市市場化並網光伏發電項目,場址內佈置有升壓站區和光伏場區,該項目總規劃裝機容量850MW,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為電網提供電量37411.7 萬kW·h,節約標準煤 10.85 萬噸,減排 30.98 萬噸二氧化碳、37.79 噸二氧化硫。
光伏發電不僅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也是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動力。光伏項目的開發建設,不僅有效緩解當地電力供需矛盾,還可帶動當地群眾就業,擴大第三産業發展。
貢麥村村民洛桑平措説,自項目開工以來,我一直來這邊工作,一天能賺240塊錢,已經很不錯了,比待在家裏要好。
該項目從建立營地以來,堅持“環境保護為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原則,採取對所有挖改鑽機履帶安裝履帶板或棕櫚墊防護的方式,防止車輛在施工行進過程中對草皮造成破壞,並安排專用灑水車進行灑水養護,確保草原生態。
西藏華電羅布沙、才朋光伏發電項目副經理陶坤説,面對低氧、低溫、低氣壓、強紫外線等極高海拔地區施工挑戰,項目參建各方先後攻克一項項技術難題,探索並應用高寒草甸植被保護及恢復技術,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高原脆弱生態的擾動。
圖為羅布沙光伏一期項目草皮養殖基地。
項目安全總監劉陽説,全部項目施工完成正常發電後,將對整個牧區的環境保護與生態恢復治理進行合理規劃,推進生態牧區轉型升級,加快向草原生態良性循環和現代化、綠色、可持續發展,實現資源匹配和環境友好轉型升級,走“光伏+生態牧場”的發展之路。
板上發電,板下修復,依託自身技術和資源優勢,實現“綠電+民生+生態”三贏局面,光伏發電成為一道既有“光景”,又有“錢景”的“陽光産業”,助力鄉村振興,陽光清潔能源為山南高質量發展增添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