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7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1位(組)委員作大會發言。新華網將在現場進行文字、圖片實時報道,敬請廣大網友關注。
|
|
[廖暉] 各位委員,現在開會。出席今天大會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讓我們對他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15:02] | [廖暉] 今天下午的會議議程是大會發言,大會發言分為書面發言和口頭髮言,書面發言在會議期間印發,口頭髮言分三次進行,今天是第一次進行,共有11位委員發言。首先請劉立清委員發言,吳敬璉委員準備。 [15:02] | [劉立清] 去年,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就我國糧食安全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下面,我代表專題調研組發言,就加強糧食安全講幾點看法和建議:一、去年糧食生産形勢明顯好轉,近期供求趨緊的壓力減輕,但糧食安全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15:03] | [劉立清] 去年,由于中央實行了一係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極大地保護和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糧食生産出現了重要轉機,總産量達到9389億斤,增産776億斤,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增産最多的一年。糧食産量大幅度提高,有效地緩解了供求趨緊的壓力,避免了因糧價上漲可能引發的市場物價全面上漲,對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5:04] | [劉立清] 但是應該看到,去年糧食增産,是在前幾年連續減産條件下的恢復性增長,氣候、市場等不確定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與最高産量還有很大差距,當年供需仍有缺口。從長遠看問題更大:一是由于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糧食消費增長與耕地減少的趨勢不會改變。二是由于農業基本建設欠賬較多,糧食生産的基礎薄弱的狀況短期內很難改變。 [15:04] | [劉立清] 三是由于種糧的效益不高,促進糧食增産的長效機制沒有建立,糧食再增産的難度比較大。這些都表明,糧食安全既有近慮,更有遠憂,糧食供求趨緊很可能是今後相當一個時期的常態,不能因為眼下糧食生産形勢有所好轉而掉以輕心、松氣懈勁。 [15:05] | [劉立清] 二、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是保住主産區,提高主産區糧食生産能力糧食安全的核心是個供給問題。促生産,保供給,主産區是大頭。據統計,我國13個糧食主産省(自治區),耕地面積佔全國的65%,有效灌溉面積佔71%,糧食産量佔70%以上,商品糧佔80%以上。抓好糧食主産區這一塊,就掌握了全國糧食安全的主動權。 [15:05] | [劉立清] 但是,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這些年主産區的糧食生産能力是下降的。除了耕地減少這個原因外,主要是因為投入不足,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排灌能力下降。多年來,國家水利基本建設投資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和病險水庫改造,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主要靠農民集資和投工投勞。農村稅費改革以後,隨著義務工和積累工的逐步取消,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主要靠村級“一事一議”來解決。 [15:0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