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評選揭曉
  來自全國報社、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和新聞網站的261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39件,二等獎79件,三等獎143件;還有19個設獎名額空缺,其中一等獎空缺7個。 全文 >>
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細則
  本屆評選辦法規定,凡發現參評、獲獎作品和相關申報材料存在篡改、偽造等嚴重違規問題,一經核實,取消本屆參評資格;已獲獎的要取消所獲獎項,追回證書、獎盃和獎金 細則全文 >>
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評委會名單
  主 任:田聰明 中國記協主席;副主任:翟惠生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胡佔凡 廣電總局副局長、米博華 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周樹春 新華社副社長、朱偉峰 新聞出版總署報刊司副司長、彭波 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副局長 全部名單 >>
《走好全國一盤棋》 上海要有更寬廣的胸襟
跟城裏人一樣享受政府公共服務 171名礦工遇難兩周年祭日臨近
貧困縣颳起奢侈風 方永剛:真情傳播真理
連續報道達爾富爾問題 《走進盧氏縣委土坯房》系列報道
誓師大會 工人王洪軍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全國人大高票通過物權法公産私産獲得平等保護 青藏鐵路正在改變農牧民生産生活方式
285萬外來工免費享受五大保險 10萬畝棉花成為世界高緯度樣板田
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國不搞軍備競賽 我新型戰機首次在異國升空訓練 創空軍多項第一
長三角市場一體化工程正式啟動 我國離婚率算高一倍
人大校長紀寶成提出MBA教育不能言必稱哈佛 始終想到“最低”處
腫瘤科竟給醫生定“放療任務” 冷漠強硬標語不得上墻
85名村幹部考上公務員 “高明現象”引發北大學子新一輪參軍熱
我輸水工程首用盾構方式穿江越河 劉翔奪金 創造世界高欄史傳奇
北京奧運提升市民素質從自覺排隊開始 監利縣農民朱建華14年收藏負擔卡
南京漢中路煤氣爆炸事件第一時間通報境內外記者 國家科技獎首次向普通百姓傾斜3位工人農民榜上有名
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一等獎) 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二等獎)
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三等獎上) 第十七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三等獎下)
第十六屆獲獎篇目(上) 第十六屆獲獎篇目(中)
第十六屆獲獎篇目(下) 第十五屆獲獎篇目(1)
第十五屆獲獎篇目(2) 第十五屆獲獎篇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