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搜索:
     
專欄文章 | 戰略縱橫
[] 本網專稿:土耳其進入“居爾時代” 2007-08-29
[金熙德] 本網專稿:安倍新班底“新”在哪 2007-08-28
[金熙德] 安倍“拉印進‘弧’” 勝算幾何? 2007-08-27
[沈孝泉] 新聞分析:法國重返伊拉克的意圖何在? 2007-08-27
[劉瑞常] 安倍“大亞洲”夢想有悖時代潮流 2007-08-24
[沈孝泉] “薩科齊外交”初露三大顯著特點 2007-08-22
[萬成才] 比什凱克峰會:弘揚“上海精神”的又一座豐碑 2007-08-19
[萬成才] 《瞭望》文章:胡錦濤中亞之行意義深遠 2007-08-16
[孔令銅] 推土機:拯救美國大兵? 2007-08-16
[孔令銅] “宙斯盾”:莫不陷之盾? 2007-08-16
[劉瑞常] 國際短評:淺説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 2007-08-15
[萬成才] 聯合軍演規模空前 凸顯上合組織反恐維穩決心 2007-08-10
[阿彭] 國際觀察:俄意欲重返阿富汗 美歐似乎難以對應 2007-08-10
[顧正龍] 備受拷問的伊拉克形勢報告 2007-08-04
[孫光英] 蒙卡達兵營:這裡打響了古巴革命第一槍 2007-08-02
[阿彭] 布什中東新戰略是設“防火墻”還是火上加油?! 2007-08-01
[沈孝泉] 法德英相繼更換領導人 歐洲“鐵三角”浮出水面 2007-07-31
[阿彭] 述評:核問題上玩雙重標準 協議還有什麼可信性 2007-07-30
[阿彭] 布什改變朝伊核政策 “邪惡軸心”論走向終結 2007-07-27
[阿彭] 國際觀察:美插手沙特軍火案 英美關係變質又一例 2007-07-20
[劉瑞常] 國際評論:布什玩火惹惱普京 歐洲安全基石動搖 2007-07-16
[阿彭] 俄前特工中毒身亡"後續案"可能引發英俄外交衝突 2007-07-13
[沈國放] 中國新外交的理念與實踐 2007-07-12
[王萬徵] 美日關係中的歷史隱瘤 2007-07-11
[阿彭] 華盛頓盛傳伊戰新策略 布什會考慮撤軍嗎? 2007-07-11
[王萬徵] 從久間章生辭職看美日關係中的歷史結怨 2007-07-11
[阿彭] 述評:請吃龍蝦彌合不了俄美南轅北轍的分歧 2007-07-02
[阿彭] 新聞分析:創造工黨歷史的布萊爾何以“讓賢” 2007-06-26
[沈孝泉] 薩科齊緣何調整法國外交戰略? 2007-06-25
[朱克川] 朝鮮棄核進程出現新轉機(圖) 2007-06-25
[沈孝泉] 從兩個峰會看歐美俄的三角關係 2007-06-25
[阿彭] 憶採訪柯利達爵士:歷史驗證了他的真誠和中肯 2007-06-21
[唐繼讚] 巴勒斯坦內鬥原因何在? 2007-06-20
[唐繼讚] 巴勒斯坦內鬥後巴以局勢如何發展 2007-06-20
[阿彭] 巴勒斯坦派別衝突加劇 以揚言幾週內攻打加沙 2007-06-18
[劉瑞常] 網評:建一塊“帝國主義受害者紀念碑”如何? 2007-06-14
[阿彭] 國際觀察:共和黨人為備戰08年大選“出賣”布什 2007-06-13
[張征東] 美國MD之劍刺痛歐洲安全神經 2007-06-11
[劉瑞常] 國際評論:普京巧妙將“反導球”踢給布什 2007-06-11
[劉瑞常] 中國與哥斯達黎加建交進程始末 2007-06-08
[唐繼讚] 伊歐會談未能打破伊核僵局 2007-06-02
[萬成才] 烏克蘭政壇決鬥推遲到秋天 2007-06-02
[劉瑞常] 布什咄咄逼人 普京以牙還牙 2007-06-01
[阿彭] 布什欲與普京修好 兩位外長卻仍大打“口水戰” 2007-06-01
[劉瑞常] 國際時評:究竟誰威脅誰? 2007-05-30
[孔令銅] 將注意力從武器&&引開 2007-05-29
[王萬徵] 隨筆:心有多遠 墻就有多高 2007-05-24
[阿彭]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消除分歧建立互信的必由之路 2007-05-22
[阿彭] 輿論評非行年會選址上海:凸顯中國影響力日益增強 2007-05-16
[阿彭] 基廷訪華強調中美建立軍事友誼與合作必要性 2007-05-16
[孔令銅] 俄羅斯軍工業重振雄風 挑戰美世界軍火貿易市場 2007-05-16
[沈孝泉] 法國新總統薩科齊的外交政策走向(圖) 2007-05-07
[萬成才] 不忘葉利欽 2007-04-30
[阿彭] 日試圖摒棄"一邊倒"政策 美指望安倍步小泉後塵 2007-04-26
[沈孝泉] 法國大選:選民投票熱情高 極右勢力遭挫折 2007-04-24
[孔令銅] 從寧遠大捷説到技術引進 2007-04-23
[孔令銅] 袖珍兵器:背囊中的革命 2007-04-23
[趙瑞琦] 伊拉克難民讓鄰國為難 2007-04-23
[王萬徵] 中日和解的歐洲視角 2007-04-19
[劉瑞常] 迷人的天堂之國 2007-04-10
[沁榮] 東亞地區經濟體何時能“合眾為一”? 2007-04-04
[阿彭] 美國霸權腔調遭世人不齒 但稱霸的初衷依然如故 2007-04-03
[沈孝泉] 從美國“反導計劃”分裂歐洲説起 2007-03-28
[沁榮] 來自伊核問題的危險信號 2007-03-28
[萬成才] 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迎來又一個春天 2007-03-27
[阿彭] 胡錦濤主席訪俄:增進中俄共同戰略利益之旅 2007-03-26
[華黎明] 專訪: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解讀俄撤回在伊核專家 2007-03-23
[沈孝泉] 新華社前駐法記者眼中的希拉克總統 2007-03-21
[沈孝泉] 歐俄“能源博弈”的背後 2007-03-16
[阿彭] 拉丹步入知天命年 “基地”揚言“轉守為攻” 2007-03-16
[孔令銅] 改變傳統觀念與文化是軍事革命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2007-03-14
[孔令銅] 不該被塵封的越戰教訓 2007-03-12
[阿彭] 朝美關係正常化會談:朝核六方會談成果的體現 2007-03-05
[沈孝泉] 布什調整伊戰戰略 歐洲疑慮重重 2007-02-27
[阿彭] 伊戰殘局:布萊爾“落井下石” 布什“強顏作笑” 2007-02-26
[唐繼讚] 美巴以三方會晤無果而終 2007-02-20
[唐繼讚] 喜中帶憂的巴以關係 —“承認以色列”問題 2007-02-17
[萬成才] 中土關係有望擴大合作 2007-02-16
[萬成才] 後尼亞佐夫時代土庫曼斯坦成大國關注焦點的因素 2007-02-15
[萬成才] 土庫曼斯坦政局發展趨勢:穩定中謀漸變 2007-02-15
[萬成才] 土庫曼斯坦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2007-02-15
[凌德權] 峰回路還長--三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  2007-02-15
[阿彭] 普京中東之行:“新冷戰”陰影下的美俄較量 2007-02-14
[凌德權] 言與信 行與果--二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 2007-02-14
[凌德權] 不負眾望--一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 2007-02-14
[唐繼讚] "麥加協議":成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的希望 2007-02-09
[王萬徵] 美朝的"共同希望"是打破朝核僵局的關鍵 2007-02-09
[唐繼讚] 麥加會晤:為消除巴勒斯坦內部分歧所作的努力 2007-02-06
[阿彭] 美“新帝國論”催生反恐怪胎 越反全球越亂 2007-02-06
[凌德權] 芳菲苑和六方會談 2007-02-05
[凌德權] 朝核問題:“冰山”開始融化 2007-02-05
[凌德權] 美國:一場沒有硝煙的“內戰” 2007-02-01
[凌德權] 越南共産黨四中全會:預示機構改革揭開序幕 2007-01-30
[沁榮] 穩賺不輸的“美國石油政治經濟” 2007-01-25
[沁榮] 美國為何對伊朗如此強硬? 2007-01-22
[阿彭] 美磨刀霍霍 伊加緊核研發 美伊免不了一戰? 2007-01-19
[老康] “昔日兄弟”緣何反目? 俄白能源爭端的背後 2007-01-10
[阿彭] 伊戰硝煙尚未散盡 美英競相忙於“分紅” 2007-01-10
[唐繼讚] 薩達姆之死不能改變美在伊困境 2006-12-31
[孫光英] 從2006年大選看拉美未來的政治走向 2006-12-31
[沁榮] 美俄等國為何如此關注土庫曼斯坦政局? 2006-12-31
[一凡] 美國向歐洲擴展反導系統可能誘發新的軍備競賽 2006-12-28
[阿彭] 俄獲"薩哈林-2"油氣項目控股權"皆大歡喜"? 2006-12-25
[沁榮] 應對"中國威脅論":視而不見還是迎頭痛擊? 2006-12-21
[阿彭] 對伊新策略難産 布什以處境相似杜魯門聊以自慰 2006-12-19
[劉瑞常] 拉美進一步“左轉” 改變拉美政治格局 2006-12-06
[阿彭] 美國又豎起了一塊"悲慘里程碑" 2006-12-01
[沁榮] 翻越中印關係的無形之山 2006-11-28
[北劫] 中美軍事交流呈上升勢頭 建立互信機制尚需時日 2006-11-24
[簫鳴] 切不可將恐怖襲擊等同於戰爭 以暴制暴絕非上策 2006-11-21
[郝聿] 中期選舉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 2006-11-17
[高秋福] 同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敘舊論新 2006-11-16
[阿彭] 伊拉克戰爭代價慘重 美調整中東政策勢在必行 2006-11-15
[劉瑞常] 驚魂馬德里 西班牙社會治安堪憂 2006-11-14
[王萬徵] 從老薩拉氏的結局看美國對伊政策的變化 2006-11-14
[金燦榮] 本網連線:金燦榮談國會選舉對美內外政策的影響 2006-11-10
[一凡] 美伊在核問題上的博弈 尚不致"擦槍走火" 2006-11-09
[沁榮] 中國的“軟實力”遠不到可“自鳴得意”的地步 2006-11-02
[阿彭] 如此議會民主:攻訐不擇手段 廣告低俗下流 2006-11-01
[阿彭] "為富不仁者"有何臉面對中非合作關係説三道四?! 2006-10-27
[沁榮] 為什麼我們必須重視印度 2006-10-26
[北劫] 美伊正走在十字路口 2006-10-25
[阿彭] 伊戰困局:布什在尋求脫身 還是被迫調整戰略? 2006-10-24
[劉瑞常] 巴拿馬運河為何擴建? 2006-10-24
[劉瑞常] 從美國人口滿3億看世界人口問題 2006-10-17
[阿彭] 潘基文&&將致力於聯合國改革和修補與美關係 2006-10-16
[劉瑞常] 世界著名海灘見聞 2006-10-13
[孫光英] 古巴社會為何能夠安定和諧 2006-10-13
[阿彭] 伊朗核危機:盟國不願“合夥” 美國會單幹嗎? 2006-10-13
[沁榮] 從橋本的轉變看中日關係前景 2006-10-12
[沁榮] 中國人應該如何看日本 2006-10-11
[阿彭] 透着冷戰氣息的風波:昔日的"兄弟"今日的"對手" 2006-10-10
[劉瑞常] 西班牙輟學現象令人擔憂 2006-10-10
[一凡] 從扣押軍人事件看俄格關係困境 2006-10-08
[劉瑞常] 西班牙馬德里"零公里"標誌可隨意踩踏 2006-09-28
[阿彭] 安倍的當務之急和最終目標 2006-09-20
[沁榮] 印度緣何四面出擊? 2006-09-19
[孫光英] 古巴回憶:我所見到的卡斯特羅 2006-09-19
[沁榮] 安倍晉三:立正、稍息還是向右看齊? 2006-09-19
[劉瑞常] "巴西木"與"巴西紅木"譯名趣事 2006-09-19
[阿彭] 文明着裝 對上海女性着裝的議論引來BBC參與 2006-09-14
[宋德星] 反核擴散:中國的大國責任與利益追求 2006-09-14
[阿彭] "和諧世界"理念問世1周年:展現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2006-09-13
[時殷弘] 時殷弘:美反恐缺乏大戰略支撐 失敗遠多於成功 2006-09-11
[簫鳴] 從“9•11”五周年看美國的得與失 2006-09-11
[劉瑞常] 質疑美國的反恐理念與反恐戰略 2006-09-11
[劉瑞常] 三闖亞馬孫熱帶雨林探奇 2006-09-05
[阿彭] 美政要頻頻拋出"新型法西斯主義"一詞用意何在? 2006-09-04
[唐繼讚] 伊朗核問題前景變數多 制裁決議難通過 2006-09-04
[王萬徵] 伊朗咬定鈾濃縮,美國制裁不管用 2006-09-01
[劉瑞常] 世界名瀑伊瓜蘇攬勝 2006-08-29
[劉瑞常] 伊朗堅持鈾濃縮 美國正尋求制裁 2006-08-24
[阿彭] 蜜月期將止 美急不可耐探聽小泉可能繼任者虛實 2006-08-23
[阿彭] 外界評我二次加息:收效明顯 但決策尚跟不上發展 2006-08-21
[阿彭] 看“文明大國”的政客們在選戰中的不文明表演 2006-08-18
[劉瑞常] 查韋斯訪華:擺脫美石油控制 尋求能源新市場 2006-08-18
[李長久] 全球經濟失衡及其對亞洲經濟的影響 2006-08-17
[劉瑞常] 裏約的白沙灘 2006-08-16
[徐之先] 參拜不得人心 小泉政治泡沫正在破滅 2006-08-14
[阿彭] 一反常態大念“參拜經” 小泉參拜在即? 2006-08-14
[阿彭] 中東危機"亂"了美內外方寸 布什公信度受重挫 2006-08-10
[劉瑞常] 踏訪西、英爭議之島--直布羅陀 2006-08-10
[劉瑞常] 伊朗在核問題上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 2006-08-09
[王萬徵] 八國峰會:看俄美為"民主"鬥法 2006-08-08
[劉瑞常] "美女王國""製造"美女的故事 2006-08-04
[王萬徵] 國際隨筆:以色列抱怨什麼? 2006-08-04
[王萬徵] 美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嗎? 2006-08-03
[王萬徵] 如此“自衛”要不得 2006-08-02
[李月明] 網友觀點:從所謂 “雙重標準”看美國人權立場 2007-08-02
[王萬徵] "李文和案"塵埃未定 2006-08-02
[劉瑞常] 領略"堂吉訶德之路"風情 2006-08-02
[劉瑞常] 伊朗為何與聯合國“頂牛” 2006-08-01
[王萬徵] 黎以衝突:以色列為何諱言"戰爭" 2006-08-01
[劉瑞常] 從黎以衝突看美國人權觀 2006-07-31
[劉瑞常] 美國在黎以衝突中頻頻"出手" 絕非袖手旁觀 2006-07-28
[顧正龍] 本網專訪:中東問題專家顧正龍談黎以衝突 2006-07-28
[阿彭] 美國“後院”以能源為紐帶的“一體化革命” 2006-07-27
[劉瑞常] 訪沒有機場的袖珍國安道爾 2006-07-26
[劉瑞常] 西班牙企業家紛紛到中國投資 2006-07-25
[阿彭] 美國對調停以黎衝突何以如此“冷漠”? 2006-07-24
[阿彭] 富國聲明是否又是一個口惠實不至的空口許諾? 2006-07-20
[劉瑞常] 西班牙旅游景點鮮有不文明行為 2006-07-20
[劉瑞常] 賴斯表態的信號:美國支持以色列武力消滅真主黨 2006-07-19
[劉瑞常] 西班牙電信公司大舉進軍中國市場 2006-07-19
[阿彭] "珍珠港事件"陰影難消 美頻頻在太平洋炫耀武力 2006-07-17
[阿彭] 揚言對朝“先發制人” 日本何以如此張狂? 2006-07-12
[劉瑞常] “夏雨”行動:一場不對稱的戰爭 2006-07-05
[阿彭] 美邀我觀摩軍演意圖:向我炫耀武力 跟蹤軍事動向 2006-06-26
[劉瑞常] 新方案滿足基本訴求 伊朗為何還要實施拖延戰術 2006-06-23
[阿彭] 美日草木皆兵借題發揮 朝譴責對其進行間諜偵察 2006-06-19
[阿彭] 世界政要們的食譜 2006-06-14
[阿彭] 普京在G8峰會上的殺手锏——“能源牌” 2006-07-11
[阿彭] 美國人"生意經":得了便宜還賣乖 2006-06-14
[劉瑞常] 靠火山 吃火山 保護火山—訪西班牙蘭薩羅特島 2006-07-11
[劉瑞常] 扎卡維之死意味着什麼? 2006-06-09
[王萬徵] 所羅門撤僑紀實 2006-07-08
專欄作家  
高秋福
沈國放
華黎明
殷罡
阿彭
劉瑞常
時殷弘
顧正龍
唐繼讚
凌德權
沈孝泉
孫光英
盛世良
錢文榮
萬成才
李長久
王萬徵
張煥利
楊元華
沁榮
一凡
姚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