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搜索:
     
網 評
新華國際時評:氣候變化:“出站火車”須入正軌 2008-04-05
政要“肌肉秀”的三重境界 2007-08-27
普京向西方展現“俄羅斯肌肉” 2007-08-24
安倍訪印謀求全面發展夥伴關係 2007-08-22
英國教授:中國要預防思維美國化 2007-08-22
隨筆:法外長訪伊的考量 2007-08-20
全球變暖,人類知易行難? 2007-08-20
新憲法能否引領泰國走上正軌 2007-08-20
“宙斯盾”:莫不陷之盾? 2007-08-16
日本傳統文化在珍視中傳承 2007-08-12
奢侈也要“與時俱進”? 2007-08-11
透視“第二人生” 2007-08-10
點評:喜聞朝韓首腦再會晤 2007-08-09
隨筆:竊聽的恐懼 2007-08-07
莫再出口死亡 2007-08-06
美國大橋坍塌誰之過 2007-08-04
漫話“哈利•波特現象” 2007-08-02
誰在動搖華爾街的老大地位 2007-07-25
鍍金的《哈利•波特》 2007-07-21
非盟峰會看中日不同 2007-07-10
“喂奶”事件呼喚德波改善關係 2007-06-29
日本右翼的一次弄巧成拙 2007-06-28
日本還要繼續“失憶”嗎? 2007-06-28
布朗政策走向的三大看點 2007-06-25
法國:不斷完善能源政策 2007-06-24
美抬高對華出口門檻是作繭自縛 2007-06-22
中日友好事業後繼有人 2007-06-20
建塊"帝國主義受害者紀念碑"如何 2007-06-14
普京巧妙將“反導球”踢給布什 2007-06-11
短評:俄羅斯試射導彈劍指何方 2007-05-30
也談焚書 2007-05-30
一份“天書” 兩重思考 2007-05-28
布萊爾告別伊拉克心情還好嗎? 2007-05-21
戛納:世界現實的一面鏡子 2007-05-19
普京訪中亞要與美國爭能源 2007-05-11
伊拉克難民讓鄰國為難 2007-04-23
美國校園槍殺案帶給我們什麼警示 2007-04-18
別拿達爾富爾問題對中國説三道四 2007-04-14
美伊今年無戰事 2007-03-28
“蝙蝠俠”的出局及其它 2007-03-14
美在人權問題上很虛偽 2007-03-12
俄美要開“冷戰”嗎? 2007-02-12
普京的嚴詞批評意味深長 2007-02-11
在德國看日本人如何贏得尊重 2007-02-09
反盜版,要有長效機制 2007-01-31
短評:來自盟友的質疑 2007-01-29
穩賺不輸的“美國石油政治經濟” 2007-01-25
美國為何沒有聖誕節客運高峰 2007-01-24
孔子學院不必與"日語中心"爭鋒 2007-01-23
中國如何面對日本的軍事崛起? 2007-01-23
“數字海嘯”的啟示 2006-12-29
他是福特 不是林肯 2006-12-28
對待洋文化,抵制有何用 2006-12-28
在日本面前,中國像裸體巨人 2006-12-28
企業走出去 不妨變變臉 2006-12-20
現代人的“煩惱”因何而起? 2006-12-19
域外來信:那些文明的石頭 2006-12-19
嫦娥如今不寂寞 2006-12-18
研發投入超日本不足喜 2006-12-13
死海下了場“及時雨” 2006-12-12
星空並不浪漫 2006-12-11
文化傳承,難分你我他 2007-01-28
社區領導的“霸權” 2006-12-09
把目光轉向未來 2006-12-09
大國崛起離不開掠奪嗎 2006-12-09
中國龍沒招惹誰 2006-12-08
擺脫悲情情結 加快中國復興 2006-12-08
那些“丟人現眼”的事 2006-12-07
對老外 熱情也要有分寸 2006-12-07
不必羨慕二百年前的中國熱 2006-11-30
品牌大師也是民族英雄 2006-11-29
去陋習 光喊口號沒用 2006-11-18
德國何來“貧窮”問題 2006-11-16
美國的“自殺大橋”與設計缺陷 2006-11-15
美國民主黨面臨的“保守”陷阱 2006-11-14
東京與北京結盟? 2007-01-07
人口多更是一種財富 2006-11-10
薩達姆走向深淵之路 2006-11-07
別搞中西文化對立 2006-12-29
為何中國在非洲更受歡迎 2006-11-05
研究窮人成為世界課題 2006-10-28
治陋習須用重罰 2006-10-27
中國人失掉自豪感了嗎 2006-10-27
時尚文化拉近中日年輕人 2006-10-26
給你一分鐘,怎麼説中國 2006-10-25
法國管小攤藝術比中國城管高在哪 2006-10-13
別再用美國視角看世界 2006-09-17
世界需要中國的激勵 2006-09-13
伊戰逼走布萊爾 2006-09-09
美國中心主義為害不淺 2006-09-09
需解三難題:亞歐合作應更務實 2006-09-08
參與亞歐會議 中國當有作為 2006-09-08
美國明防中國暗防日本 2006-09-08
誰是非洲真正的夥伴 2006-09-07
資源困境挑戰中國發展 2006-09-07
別總想著美國要衰落 2006-08-30
美國艾美獎的中國“得主” 2006-08-29
如此殺氣 日本怎能與鄰為善 2006-08-25
診治肥胖:工業時代的難題 2006-08-25
海外雜感:請説話小聲點 2006-08-19
新聞豈容造假 2006-08-19
老外都該受照顧嗎? 2006-08-18
移民問題 全球化的“刺客” 2006-08-18
太看重“現實”導致缺誠信 2006-08-16
別把孔子當中國代言人 2006-08-09
多哈談判:美國正人需先正己 2006-08-07
中國人為何不善研究日本? 2006-08-05
不必刻意追求世界第一 2006-08-05
美國崛起不只靠戰爭 2006-08-04
中國能夠拯救世界 2006-08-04
不妨擔憂一下世界大戰 2006-08-03
我們可以向莫斯科人學習什麼 2006-07-28
日本為何發出“先發制人”的咆哮 2006-07-25
非法移民,美國一本難念的經 2006-07-14
沒了世界盃,咱們怎麼辦 2006-07-14
與霸權相處的美國經驗 2006-07-13
韓國總統好“窩囊”的背後 2006-07-12
體育的事 體育方式解決 2006-06-28
中國人應為日本隊加油嗎 2006-06-21
從中日兩位女士“窺看”外國談起 2006-06-09
別用國力消長看中日關係 2006-06-07
巴黎騷亂:政策不合時宜惹禍端 2006-06-02
美炒中國威脅"冷飯"圖謀推銷軍火 2006-05-26
日《産經新聞》染“嘩眾取寵病” 2006-05-26
增強民主意識是全民族的事情 2006-05-26
白宮換“話筒”換不來新形象 2006-05-26
佐利克在給美國議員“上課” 2006-05-26
小泉不應把參拜問題留給繼任者 2006-05-26
中美應是"建設性合作者"令人回味 2006-05-26
美“五一”游行,布什為何説不 200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