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1日

VOL 205

"希特勒"在日本"滿血復活"?
"希特勒"在日本"滿血復活"?
充滿濃重“安倍色彩”的日本自民黨會議19日通過2014年行動方針,刪除了“決心貫徹不戰誓言與和平國家的理念”的表述,聲稱“將尊重日本的歷史、傳統與文化,傳承參拜靖國神社的精神,提高對戰歿者的尊崇之念等”。這是安倍政府發出的最新危險信號。對二戰稍有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出來,日本目前的狀況正與希特勒上&前的歷史十分相似。自再次上&以來,安倍通過修憲、擴軍、“拜鬼”、質疑東京審判、修改歷史教科書等一系列錯誤行徑,公然仿傚納粹,企圖擺脫戰後秩序,讓人忍不住感嘆,難道當年一步步掙脫“凡爾賽體系”的希特勒真要在日本“滿血復活”?
安倍政府撕下和平偽裝

刪除不戰誓言 向戰爭國家進一步走近

在自民黨2014年活動方針中,最終刪除了原始文本中“決心貫徹不戰誓言與和平國家的理念”這一表述,加入了“提高對戰歿者的尊崇之念”。“去年12月26日,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時候,曾經在這裡發表了所謂的不戰誓言。後來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也對此&&出批評,説他這個不戰誓言是講錯了地方。自民黨如果這一次把不戰誓言拿掉了,看起來是為走向所謂的正常國家鋪平道路或者做了一種新的鋪墊。但是實際上什麼叫正常國家,其實就是戰爭國家,為日本走向戰爭國家進一步打通了道路。”[點擊詳細]

繼續參拜靖國神社 要徹底撕下和平偽裝

安倍心中所夢想的所謂“正常國家”其實就是能夠進行戰爭的國家,自民黨的新行動方針就是要為日本走向戰爭國家進一步打通道路。2014年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在這個時候,作為日本的執政黨,自民黨已經非常明顯地要徹底撕下偽裝和平的面紗。2014年,在修改和平憲法的道路上,安倍將從擴大集體自衛權進行突破。[點擊詳細]

欲擺脫戰後秩序 安倍使連環動作

日媒:安倍欲用納粹手法修憲遭譴責

安倍政府打算用比法律更為簡單的“政府解釋”的方式,去改變支撐戰後和平主義的憲法第九條的實質。而且,這都是用國民難以影響的方式做到的。去年春天,安倍在要求修改憲法時曾&&:“要讓憲法回到國民手中。”今天,他所做的事情與他去年所説完全相反,反而更接近麻生太郎副首相所説的像納粹那樣“在誰也不注意的情況下”改變憲法。去年秋天,眾議院憲法審查會的議員們曾經訪問德國。在德國國會,他們問起如何看待放寬修憲條件,對方議員回答:“如果嚴格確立三分之二多數原則,希特勒就不會掌握大權了。”[點擊詳細]

安倍政府正重新武裝日本

在安倍內閣上&後第一次完整、獨立編制的政府預算中,軍費開支近5萬億日元,增長2.8%,為18年來最高增幅,其中建立“奪島部隊”的預算尤其醒目。對一個聲稱沒有軍隊,連軍費都掩人耳目地貼上“防衛費”標籤的國家而言,幾乎與英法相同的軍費開支看起來並不簡單。除了“軍”方,在釣魚島海域“警戒中國威脅”的日本海上保安廳也將大幅擴員。[點擊詳細]

“希特勒”要在日本“滿血復活”?

安倍與希特勒有一比

學界普遍認為,二戰前,英法等國對納粹德國的一味姑息,部分原因在於他們自身國力的頹勢,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希望“把禍水引向東方”,希望希特勒成為攻擊蘇聯的一桿槍。在張伯倫被歐洲輿論讚為“英雄”之時,他或許做夢也沒有想到,大不列顛的國土有一天會被納粹炸得面目全非。多少年來,世界一直在反思和批判當年的綏靖政策。然而,有時候,現實與歷史會出現驚人的相似之處。如今,日本軍國主義陰魂在東亞上空不斷閃現。可是,不知有意還是無意,西方世界卻在滑向一條危險的老路——綏靖。[點擊詳細]

安倍晉三與希特勒的套路對比

政治上,希特勒加入納粹,並成為納粹黨首,努力讓納粹黨掌握政權,然後清除異己,一黨專政,最後集權於一身,實行專制統治。政治上的操作,為希特勒的帝國獨裁統治鋪平了道路。而“鷹派”的安倍也在2012年再次成為黨首之後,率領在野黨成功復仇,如願再次成為首相。當選之後,在組閣的19人中,就有多達14人是“極右”分子,整個政府就在向右翼傾斜。之後,諸如安倍在歷史教科書問題、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上,不顧日本人民、自民黨內及在野黨的批評和指責,一意孤行。[點擊詳細]

西方如一味姑息安倍 害人終害己

對日本綏靖是愚蠢的舉動

歷史是有可能重演的。“美國希望利用日本牽制中國,反過來很可能也為日本所用。它會利用美國獨霸太平洋的野心,借助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從而達到實現推翻和平憲法、重新武裝的目的。”李維説。以史為鑒,英法對德意日法西斯的退讓與妥協,最終讓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極度膨脹。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解決之道,最終付出的是喪權辱國、地失人亡的慘痛代價。[點擊詳細]

歷史怎能允許日本開倒車

“歷史的教訓是二戰前世界各國不團結,最終被法西斯軸心國各個擊破。”許海雲説,“在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後,美國僅僅&&‘失望’,但它可以做得更多,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不能憑一己之私,只對中國搞平衡,而背後支持日本。美國這種做法的最終結果,只會使自己更大程度受到日本的牽制和影響,最終再次深受其害。”具體而言,國際社會不僅要利用各個&&對日本復活軍國主義的舉動&&批判,還要在民間層面讓民眾了解日本要幹什麼,它這麼做有什麼危害。[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劉小軍 朱永磊
"後宮"那麼亂,奧朗德怎麼辦?

Vol 204 "後宮"那麼亂,奧朗德怎麼辦?

儘管法國人對總統的感情生活一向予以寬容和尊重,但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加上事件所引發的政治意味和對公眾利益的影響,都使得奧朗德此次感情危機逐漸超越私人範疇,向公共事件演變。[點擊詳細]

 
Copyright © 2000 - 201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
版權所有 新華網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