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 | 國際 | 港澳 | 臺灣 | 財經 | 法治 | 社會 | 紀檢 | 體育 | 科技 | 軍事 | 文娛 | 圖片 | 視頻 | 論壇 | 訪談 | 微博

2013年7月24日

VOL 82

安倍改善對華關係誠意幾何?
安倍改善對華關係誠意幾何?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2日在獲得參議院選舉勝利後説,中日兩國需要“進行推心置腹的對話十分重要,如應該舉行外長級、首腦級會談。”
  眾所周知,安倍上臺後就強調日本要“集體自衛、強軍、修憲”。在歷史和領土問題上,不斷對中國進行挑釁。而要想真正改善與周邊國家關係,尤其是對華關係和對韓關係,安倍政權恰恰要在上述問題上做出調整。這次安倍擺出“和平”姿態,是真心實意,還是虛晃一槍?他會放棄他的所謂“政治夢想”嗎?中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時間會給出答案。
安倍獲勝或令其對華更強硬

安倍獲勝或令其對華更強硬

安倍望和中方推心置腹對話

安倍呼吁中日高級別會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2日在獲得國會參議院選舉勝利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説,希望與中國方面共同努力,克服兩國間難題,並呼吁兩國舉行高級別會談。強調勝選後首要施政目標是重振經濟的同時,安倍重申將強化防衛力量,尋求推動解禁“集體自衛權”。他將設法“逐步、穩步”實現修改和平憲法這一長期目標。[點擊詳細]

安倍再次呼吁舉行中日首腦會談

日本輿論對安倍的此番表態其實並不感冒,記者並沒有看見有日本媒體對安倍這句話進行特別的突出報道或是深入的解讀。因為這不是安倍第一次做出這樣的表態了,安倍本人以及日本政府內部人士此前都曾數次表示希望開啟中日兩國首腦對話的大門,此番表態不過又是老調重彈,毫無新意。[點擊詳細]

安倍強硬之路或一走到底

“安倍日本的下一個選擇是什麼?”昨天,用這樣的視角審視日本的國際媒體絕不止韓國《朝鮮日報》一家。媒體的普遍擔憂是,因對外強硬在選舉中嘗到甜頭的安倍晉三是否已決心在強硬的道路上一走到底。在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放手推動修改和平憲法?大力提升日本原已強大的軍力?用更荒謬的言論否認侵略歷史?在媒體眼中,保持著二戰後日本最年輕首相頭銜的安倍有太多選擇展示“鷹姿”。大多數分析家對他的勸告則高度相似:不要將巨浪在東亞掀起。[點擊詳細]

日民眾憂慮安倍轉向

路透社所作調查顯示,日本企業界希望自民黨贏得參院選舉,但同時擔心,一旦自民黨大勝,安倍施政重點將從振興經濟轉向修改憲法。“安倍首相將如何運用現在手中的權力,是一個大問號,”經濟師大久保卓二(音譯)説,“他將繼續聚焦經濟還是會試圖利用有利局面做他喜歡的事,比如修憲?一些人認為,安倍在參眾兩院都有穩定多數,可能把政治資本投入政治事務而非經濟。”[點擊詳細]

改善對華關係 日需解決幾個問題

集體自衛權問題

日本過去的歷屆政府都堅持了根據和平憲法日本不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立場。但安倍上臺以來,多次聲稱日本應享有集體自衛權,這是因為日本的安全環境發生變化。同樣,安倍在2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隨著日本周邊安全環境日趨嚴峻,我們必須考慮需要怎樣保衛日本免遭外部威脅。”安倍重申,計劃就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問題召集專家座談討論,以修改禁止集體自衛權的“政府解釋”。[點擊詳細]

歷史認識問題

安倍上臺以來,針對日本二戰時的侵略行為多次做出挑釁性發言,還公開宣稱要參拜靖國神社並默許其內閣成員前往參拜。安倍有關慰安婦問題的發言也一度引起美國的不滿。安倍至今之所以未去參拜,用他的話説就是“不打算明確説去還是不去”,緣由是參拜靖國神社“本身會演變為外交問題”。[點擊詳細]

美專家:若安倍優先修憲 市場信心將徹底崩潰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政治研究專家傑拉爾德・柯蒂斯認為,安倍如果將修憲視為優先議題,將損害其經濟政策的實施。安倍最感興趣的是修憲而不是復活日本經濟時,市場信心將徹底崩潰。[點擊詳細]

日前駐韓大使:安倍或不會惡化與鄰國外交關係

據韓國《中央日報》7月22日報道,安倍政權21日在參議院選舉中獲勝的同時也獲得了“3年長期執政”的包票,但韓日關係依然不樂觀。前日本駐韓國大使武藤正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安倍來説,重要的課題是將重心放在經濟上的政治。在這種狀況下,他可能不希望與鄰國的關係惡化。[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余申芳
英王室寶寶為何引全球矚目

Vol 81 英王室寶寶為何引全球矚目

對于這位身份特殊的寶寶,各界翹首以盼。自凱特王妃懷孕以來,世人一直高度關注。特別是最近凱特臨産,各國媒體更是對此進行了轟炸式報道。關于王室寶寶的性別、姓名甚至頭髮、眼睛顏色等特徵,更是猜測不已。英國博彩業還因此大發其財。人們為何這麼關注這位寶寶?他將有什麼命運?將給英國帶來什麼?[點擊詳細]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