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規劃建議每日問答丨如何把握“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1/19 11:29:24
來源:新華網

學習規劃建議每日問答丨如何把握“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

字體: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大國關係牽動國際形勢,國際形勢演變深刻影響國內發展,我國發展處於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準確把握發展環境的深刻複雜變化,準確把握國際形勢特別是大國關係演變對我國發展的深刻影響。具體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把握。

  第一,把握好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我國具備主動運籌國際空間、塑造外部環境的諸多有利因素。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不斷提升,在國際事務中已經並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經濟全球化雖遭遇逆流,但仍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將為我國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空間和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突破,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産業化進程加快,我國在部分領域已形成先發優勢,為贏得未來發展先機提供了有利條件;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為全球治理貢獻“穩”的支撐和“進”的動力,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另一方面,我國發展面臨諸多外部風險挑戰。世界變亂交織、動蕩加劇,地緣衝突易發多發;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威脅上升,國際經濟貿易秩序遇到嚴峻挑戰,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大國博弈更加複雜激烈,少數西方國家固守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把我國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實施全方位圍堵遏制打壓,試圖遲滯甚至中斷我國現代化進程,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壓力增大。

  第二,把握好我國發展具備的諸多優勢。具體來講,我國發展主要有4個方面優勢。一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黨的全面領導、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等,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堅強制度保障;二是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消費潛力大、投資空間廣、內生動力足以及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對全球資源要素形成強大吸引力;三是具有完整産業體系優勢,這是提升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衝擊力的堅實根基;四是具有豐富人才資源優勢,高素質勞動者、企業家及科技工作者隊伍不斷壯大,“人口紅利”轉變為“人才紅利”,為經濟社會發展源源不斷注入創新創造動能。總的看,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第三,把握好我國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有效需求不足,國內大循環存在卡點堵點;新舊動能轉換任務艱巨;農業農村現代化相對滯後;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壓力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弱項;人口結構變化給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等提出新課題;重點領域還有風險隱患。“十五五”時期,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要求,針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着力尋找新的思路和辦法。

  變局蘊含機遇,挑戰激發鬥志。做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勇於面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以歷史主動精神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新篇章,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