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丨中企“希望農場”在納米比亞播種振興“曙光”-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9 20:21:14
來源:新華網

通訊丨中企“希望農場”在納米比亞播種振興“曙光”

字體:

  新華社溫得和克7月29日電 通訊丨中企“希望農場”在納米比亞播種振興“曙光”

  新華社記者林晶

  近年來的厄爾尼諾現象令整個南部非洲遭受嚴重旱災,包括納米比亞中西部埃龍戈省烏薩科斯地區在內,大片牧場乾枯龜裂,牲畜因缺水與飼料斷供死亡,農戶生計幾近崩潰。

  7月26日,在納米比亞烏薩科斯,工作人員在羊只進入農戶家庭前為其注射疫苗。新華社記者 林晶 攝

  幸運的是,今年初充足的雨水大大緩解了旱情。與此同時,一項由中資企業與當地政府共同推動的“希望農場”項目,正為當地社區帶來重啟新生的“曙光”。

  7月26日,在納米比亞烏薩科斯,農戶通過抽籤形式隨機獲得“希望農場”項目發放的牲畜。新華社記者 林晶 攝

  今年45歲的萊娜·高塞斯,是該項目受益的首批30名農戶之一。當她來到烏薩科斯的達偉卜農場領取一批免費的山羊和綿羊時,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

  “我在這裡出生長大,我的祖輩們曾在此辛勤勞作。如今,作為項目的受益者,我能夠重返這片土地繼續祖輩的耕耘,這種感覺非常美好。”高塞斯對新華社記者説。

  “希望農場”項目由中廣核鈾業斯科有限公司(斯科)湖山鈾礦設立的斯科基金會和納米比亞農業、漁業、水利與土地改革部聯合發起。該農場採用“造血式”的幫扶模式,在每年捐贈1000頭羊的基礎上,向受益農戶提供畜牧養殖培訓、疫苗接種、獸醫服務、經驗共享、銷售渠道保障等系統性支持,助力低收入農戶群體增加收入,脫貧脫困。

  這是7月26日在納米比亞烏薩科斯拍攝的“希望農場”項目中將向農戶發放的牲畜。新華社記者 林晶 攝

  高塞斯説,乾旱造成的巨大損失讓農戶們感到絕望,而“希望農場”的這批羊群帶來了信心與希望。“我會努力擴大養殖規模,同時也將為更多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

  根據“希望農場”項目規定,受益農戶將於15個月後向基金會返還半數羊仔,以幫助更多周邊農戶共同致富。該項目預計在未來十年內覆蓋納米比亞14個省區,超過50個合作社、500個家庭將從中受益。

  這是7月26日在納米比亞烏薩科斯拍攝的“希望農場”項目中將向農戶發放的牲畜。新華社記者 林晶 攝

  “去年的乾旱讓我們面臨諸多挑戰,牲畜數量大幅減少,”32歲的受益農戶羅納德·卡霍羅對記者説,“儘管近期降雨使部分地區的牧場有所恢復,但許多農戶卻沒有牲口,無牧可放。”

  因此,對高塞斯和卡霍羅等當地農戶而言,“希望農場”意義重大。受益農戶感到欣喜,紛紛&&將努力經營,幫助更多人走出困境。

  “授人以漁”這一古老的中國諺語如今正在遙遠的非洲國度生根發芽。納米比亞政府希望這一合作實踐模式今後可以得到成功複製和拓展,成為中非合作助力可持續發展的生動範例。

  7月26日,在納米比亞烏薩科斯,“希望農場”項目工作人員查看牲畜情況並進行登記。新華社記者 林晶 攝

  納米比亞農業、漁業、水利及土地改革部長英格內西婭·英格·扎穆瓦尼26日在“希望農場”項目啟動儀式上説,“希望農場”項目不是簡單的捐贈,而是“賦能社區、改變命運”的切實之舉。她還呼籲更多企業與政府部門和斯科公司一道行動起來,助力納米比亞經濟社會長期可持續發展。

  高塞斯站在農場高處,眺望著這片祖輩耕耘過的土地,眼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她滿懷信心地説:“我祖父曾在這裡勞作,現在輪到我在這裡創造新的可能。”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