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鑒·科威特|記者觀察:高離婚率在科威特引關注-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18 19:28:35
來源:新華網

列國鑒·科威特|記者觀察:高離婚率在科威特引關注

字體:

  新華社科威特城9月18日電(記者尹炣)海灣國家科威特的高離婚率引人關注。《科威特時報》2022年底的一篇報道指出,在科威特,約半數婚姻以離異告終。科威特司法部所做的統計顯示,科威特登記結婚人數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該國登記結婚7619對夫妻,辦理離婚的夫妻有4038對。分析人士指出,生活觀念改變、社交媒體衝擊等較大程度上加劇了該國“特定環境”下的兩性和家庭問題。

  1月15日,在科威特哈瓦利省,一名女子在展會上品嘗食物。新華社發(阿薩德攝)

生活觀念改變

  隨着教育普及率提高以及城市化進程加速,越來越多阿拉伯國家女性有機會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並擁有穩定的工作。職業女性的身份為其生活提供了重要且獨立的經濟保障,使她們可以依靠自己而非像長輩一樣通過嫁人組建家庭生活,進而改變了阿拉伯女性家庭主婦的傳統身份。

  3月30日,人們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老市場參加開齋宴。新華社發(阿薩德攝)

  科威特《阿拉伯人報》前主編法沃茲·巴哈爾&&,在科威特,高校教師多有在歐美國家留學的背景,不少學生也有歐美國家留學經歷,女性受西方教育影響越深,自我意識也就越強,更注重強調個體而非家庭或者家族這樣的群體,這也造成了原本傳統的部落式科威特社會的割裂。

  巴哈爾認為,這種情況導致越來越多女性在遇到夫妻關係不如意時選擇結束婚姻,而非嘗試通過溝通解決問題。一些媒體將女性這種做法稱為“阿拉伯女性更加勇於自我思考、自我表達和自我決策”,也在很大程度上“鼓勵”了這種社會現象。

  據科威特司法部發布的數據,在該國去年的離婚登記中,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女性離婚率最高,為42.3%;其次是具有專業技術院校和高中學歷的女性,分別為21.4%和20.3%。數據還表明,約80%的離婚登記由女性提出。

社交媒體衝擊

  早在2015年,科威特官方所作的一項研究就表明,該國國內33%的離婚與社交媒體網絡的發展普及有關。當地不時有報道説,婚姻中的一方因沉迷於社交媒體網絡甚至網戀,最終導致婚姻破裂。近年來,迅速發展的社交媒體對科威特離婚率持續走高的“貢獻”已經引起各界關注。

  2月5日,在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人們在中東國際發明展覽會上參觀。新華社發(阿薩德攝)

  科威特大學伊斯蘭教法學院教授阿卜杜·穆赫辛認為,社交媒體網絡為人們提供與不同群體交流的&&,但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越來越多離婚關聯社交媒體網絡滲透。一定程度上,社交媒體網絡的發展增加了社會交往中不道德行為的發生概率,衝擊了婚姻關係和家庭的穩定性。

  科威特中央統計局去年發布的數據顯示,科威特月均有494對夫妻辦理離婚。考慮到該國月均登記結婚夫妻也才略高於1000對,如此離婚比例可謂高得驚人。大多數離異男性年齡在45歲及以上,離異女性在25歲至29歲。出人意料的是,民風保守的南部艾哈邁迪省也是離婚高發。

  科威特前內政部官員阿卜杜拉·多塞利對高離婚率的社會影響感到擔憂。他説,離婚及由此産生的家庭和社會問題會對子女造成很大影響,這些年輕人可能更容易變得自我和封閉,缺乏交流意願、溝通能力和集體意識。“他們可能會變得缺乏安全感而導致比較自私,這從長遠看不利於科威特社會穩定和國家發展。”

西方文化滲透

  科威特大學文學系哲學教授穆罕默德·瓦西比認為,全球化促進了各國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但也導致一些阿拉伯國家女性在面對西方文化時感到壓力,試圖迎合西方的價值標準和生活方式,而忽視了自身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認同。一些科威特女性認為,物質和外貌才是自我價值的最好體現。

  2023年9月26日,人們在科威特哈瓦利省新開放的布拉加特海灘休閒。新華社發(阿薩德攝)

  瓦西比&&,西方意識形態對個人自由和獨立的強調,同樣也會導致一些阿拉伯國家男性在接觸西方價值觀後,更加注重個人需求與慾望的優先滿足,而弱化了傳統上男性對家庭、家族乃至社區的責任感。這種思想變化進而會影響他們對婚姻和家庭的認識,導致婚姻觀念的負面轉變。

  多塞利認為,科威特離婚率高企所折射出來的社會家庭和婚姻狀況惡化,一定程度上與西方意識形態在這個國家持續滲透有關,例如越來越多有悖於科威特“倫理和傳統”的西方電影,對這個國家的社會價值觀構成衝擊。他説,加強婚姻教育、重振家庭價值觀、增強社會凝聚力、增加居民幸福感,應該成為科威特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標。  

【糾錯】 【責任編輯:劉鐘靈 謝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