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國—世衛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
2020-02-26 11:04:23 來源: 經濟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在結束對中國為期9天的考察後,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24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考察情況以及對中國及全球疫情防控的建議。

  考察組發現,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在1月23日至2月2日之間達到高峰並趨于穩定,此後一直在穩步下降。新冠肺炎病毒的DNA沒有明顯變化。新冠肺炎在武漢的致死率在2%到4%之間,武漢以外的致死率為0.7%。輕度患者的恢復期約為兩周,嚴重或危重患者的恢復期則為三周至六周。

  聯合專家考察組外方組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以中國新冠肺炎病毒流行曲線圖、湖北及湖北之外的疫情人數圖等圖表為例,再次強調中國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在減緩疫情擴散蔓延、阻斷病毒的人際傳播方面取得明顯效果,已經避免或至少推遲了數十萬新冠肺炎病例。此外,中國也在保護國際社會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各國採取積極的防控措施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也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中國正在採取謹慎、分階段、有序的方式,逐步恢復社會、經濟、教育和醫療等各部門的正常秩序。其他國家應迅速重新評估對中國採取的措施。

  布魯斯·艾爾沃德説:“在全球為疫情做應對和準備的過程中,我曾經像其他人一樣有過這樣的偏見:即對非藥物幹預措施持模棱兩可的態度。很多人都會説現在沒有藥,沒有任何疫苗,所以我們沒有什麼辦法。而中國的做法是有什麼就用什麼,能怎麼拯救生命就怎麼拯救生命。事實證明中國的方法是成功的。”

  布魯斯·艾爾沃德對武漢人民為抗擊疫情所作的犧牲表達了崇高敬意。他談道:“25年前,我曾經到過武漢,那時的武漢也許比現在小很多,但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充滿活力。兩天前,當我再次到達武漢時,一切變得不同。城市裏高樓大廈林立,火車站非常現代化,然而一切變得沉寂。我們驅車途經的高樓大廈裏亮著燈光,這是1500萬武漢人,他們幾個星期以來就這樣待在家裏。與我們共事的武漢同事告訴我們,‘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必須保護這個世界不被病毒侵害,我們正在做自己應當做的’。”

  布魯斯·艾爾沃德動情地説,“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世界需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作出的貢獻。對武漢人民而言,世界欠你們的。當疫情結束時,希望有機會代表世界再次感謝武漢人民”。聽到布魯斯·艾爾沃德的這番評價,現場的翻譯人員在轉述時聲音聽上去也有些哽咽。

  日內瓦當地時間2月24日下午,世界衛生組織在其日內瓦總部舉行新冠肺炎疫情例行新聞通報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會上介紹了專家組所提交的報告。譚德賽強調:“考察組報告給所有國家帶來希望、勇氣和信心的關鍵資訊是,這種病毒能夠得到控制!”

  譚德賽談到,意大利、伊朗和韓國新冠肺炎病例突然增加令人深感關切,出現許多關于這一現象是否意味著新冠肺炎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病的猜測。這種關切和猜測是可以理解的。世衛組織宣布新冠肺炎是“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已是世衛組織的最高警報級別。世衛組織是否使用“大流行”一詞來描述一種流行病,是基于對這種病毒的地理傳播、病毒引起疾病的嚴重程度以及病毒對整個社會産生影響的持續評估。從目前評估來看,新冠肺炎還沒有達到“大流行”程度,目前還沒有看到這種病毒在全球不受控制地傳播,也沒有看到大規模的嚴重疾病或死亡。當然,這種病毒有“大流行”的可能性。對新冠肺炎現在使用“大流行”一詞並不符合事實,而且肯定會引起恐慌。

  譚德賽表示,世界各地的流行病以不同方式影響著各個國家,需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盡管中國境外新病例突然增加非常令人擔憂,但大家需要了解事實,而不是表現出恐慌。恐慌不能防止感染,也不能挽救生命。現在是所有國家、社區、家庭和個人集中力量做好應對準備的時候。

  各方必須把工作重點放在遏制疫情擴散上,同時竭盡所能為潛在的大流行做好準備。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每個國家都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風險評估並採取應對措施。為此,各方須確保落實三個優先事項:所有國家都必須優先保護衛生工作者;必須讓社區參與進來,保護最易患嚴重疾病的人,特別是老年人和有潛在健康問題的人;必須保護衛生體係最脆弱的國家,盡最大努力在有能力控制疫情的國家控制疫情。

  譚德賽呼吁,疫情是全球共同的威脅,我們只能一起面對並克服它,當各國、各地區和全球衛生組織、媒體、私營部門和世界各地人民採取共同行動時,就會顯示出強大的集體力量,我們團結在一起就能贏得勝利。(記者 楊海泉)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陽
中國—世衛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積極評價中國抗“疫”舉措-新華網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869112562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