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安曼12月7日電 通訊:雙手鋪出回家路——安曼冬季義賣集市見聞
新華社記者冀澤
“家,甜蜜的家,保祐我家。”鑲嵌在刺繡品上的文字,搭配幾根線條,勾勒出房子圖案,在“與難民一起”冬季義賣展&上的眾多手工藝品中異常醒目,吸引許多顧客駐足。
“我們希望用自己雙手養活自己,未來也可以回到伊拉克重建家園。”來自伊拉克的難民阿扎茲説。
製作這些刺繡品的是阿扎茲兄弟倆,他們不到20歲,目前居住在約旦境內的簡易安置房。雖然與家鄉的&&已被戰亂和動蕩分割,但他們仍在用手工製品表達對幸福家園的期待。
另一個展&上,一家慈善組織在義賣由敘利亞女難民手工紡織成的棉麻布袋。該組織工作人員阿拉·沙凡介紹,他們向生活在約旦扎塔裏難民營裏的敘利亞女性難民教授編織技能。一方面産品售出後可為她們帶來收入,一方面也培養她們維持生計的本領,未來回家迎接新生活。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難民署)今年6月發布的報告顯示,約旦是全球第二大難民接收國,約有來自57個國家的難民75萬人。
12月5日至7日,由聯合國難民署組織的“與難民一起”冬季義賣集市在約旦首都安曼舉行。來自敘利亞、伊拉克、也門等國家的難民在義賣集市上展示技藝,售賣自製食品、手工藝品等。
主辦方聯合國難民署工作人員妮達·亞辛説,義賣旨在幫助難民通過自己的技能和産品獲得收入,所有收入直接歸難民所有。
每當有顧客經過,敘利亞人卡薩爾都熱情推介自製的橄欖油肥皂,展&上還擺放着阿勒頗城堡造型手工皂。
他告訴記者,自己曾在家鄉阿勒頗經營一家大型肥皂工廠和十多個店舖。但戰火毀掉了他的家和生意,只能帶着全家老小逃難約旦,從接受援助到現在重新幹起制皂手工作坊。
3年來,卡薩爾在約旦舉辦的各種義賣活動上售賣自製手工皂。他説,自己不能丟掉這門手藝。“這也是回家的路”。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