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塑料帶來的解脫與負擔
2019-05-13 07:48:52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不久前,巴西桑坦德銀行宣布,計劃在2020年成為巴西第一家無塑料銀行。“無塑料銀行計劃”將首先從抵制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開始,如一次性塑料杯和塑料瓶等,逐步實現全面無塑料環境。從巴西到全球各地,人類與塑料的“戰爭”愈演愈烈。

  人類無節制地丟棄一次性塑料製品讓地球深受塑料垃圾之害。聯合國有關報告指出,全世界總計生産出的90億噸塑料製品中,被循環利用的只有9%。據統計,全球每年至少有800萬噸塑料製品被丟棄到海洋中,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總重量可能將超過魚類。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每年造成數十萬海洋動物的死亡,還以微塑料、塑料碎片等形式出現在食物鏈中,進入飲水中和餐桌上,影響人類健康。

  僅僅有100多年歷史的塑料,剛誕生時的形象遠沒有這麼駭人。它不僅挽救過瀕危動物的生命,還將檯球等貴族運動帶入大眾視野。早期的檯球是用象牙製作,一根象牙僅能製造5顆檯球,隨着檯球運動風靡西歐,大象一度面臨滅頂之災。1869年,美國發明家海厄特發明出“賽璐珞”塑料,成功代替象牙製作出塑料檯球。恰逢工業文明興起,造價低廉的賽璐珞順勢引發了新一輪的“材料革命”,通過取代難以取得或製造成本昂貴的材料,使得許多物品大眾化。例如,賽璐珞牙刷取代了骨制握柄,讓大眾開始用得起牙刷。

  但久而久之,塑料可以“用後即丟”的便利性,反而使其使用變得失控。1955年,美國《生活》周刊在一篇題為《用完就丟的生活》的報道中寫道,人類進入了一種肆意丟棄的黃金時代,當清洗變成浪費時間時,扔掉一次性用品毫無疑問是現代生活的勝利。附圖背景裏,充斥着丟棄在空中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一家美國人在“塑料垃圾”下歡快地手舞足蹈。“媽媽不再需要清洗盤子,她可以從家務中解脫出來,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有更多時間陪孩子和丈夫。”當時塑料製品的廣告甚至還伴有婦女解放的色彩。

  長期的“塑料狂歡”之後,嚴重的污染令人類對塑料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2年,英國《衛報》將塑料評為“人類最糟糕的發明”,許多國家、企業開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為了解決塑料帶來的環境災難,人們嘗試探索離開塑料生活的可能,許多國家開始從“限塑”走向“禁塑”。最近,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法案,規定自2021年起全面禁止歐盟國家使用10類一次性塑料製品,包括塑料餐具、氣球、薯片包裝袋及糖紙、香煙過濾嘴等。塑料3D循環打印機、可生物降解塑料的面世,讓人們看到了贏得抗擊塑料污染之戰的希望。

  塑料誕生於人們對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希冀,不應毀於人們的浪費與肆無忌憚的揮霍。回望塑料功與過,重新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人們或許能夠卸掉塑料污染帶來的包袱。(張博嵐)

+1
【糾錯】 責任編輯: 謝艷 劉新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鄉村花海引游人
鄉村花海引游人
以色列慶祝獨立日
以色列慶祝獨立日
【圖片故事】一師一校的堅守
【圖片故事】一師一校的堅守
西藏:納木錯開湖
西藏:納木錯開湖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5212101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