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絲路夢想注入不竭智力泉源——寫在“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成立之際

2019-04-25 00:20:06 來源: 新華網

  4月24日,由新華社研究院聯合15家中外智庫共同發起的“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在北京宣告成立。這是“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理事長、新華社社長、新華社研究院院長蔡名照等共同見證“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官網(www.brsn.net)上線。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  題:為絲路夢想注入不竭智力泉源——寫在“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成立之際

  新華社記者

  4月24日,北京飯店北京宮,燈光璀璨,嘉賓雲集。

  “希望合作委員會深入開展學術交流,推出更多高品質研究成果,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賀信現場宣讀完畢,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在此舉行的大會上,由新華社研究院聯合15家中外智庫共同發起的“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宣告成立。

  這是響應習近平主席“要發揮智庫作用,建設好智庫聯盟和合作網絡”建議的重要舉措,也是對中外專家關于搭建合作平臺、推動“一帶一路”學術交流機制化常態化意願的積極回應。

  集眾思,廣忠益。來自近60個國家的約130家智庫共同繪就願景——更好地促進各國智庫間的資訊共用、資源共用、成果共用,促進各國政策溝通和民心相通,進一步挖掘“一帶一路”發展潛力,共同奏響“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智慧交響曲。

(XHDW)(1)“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在京成立

  4月24日,由新華社研究院聯合15家中外智庫共同發起的“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在北京宣告成立。這是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林綿基在大會上發言。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閃耀智慧之光 絲路研究點亮共建途程

  時光回溯,2017年5月,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搭建更多合作平臺,開辟更多合作渠道。要發揮智庫作用,建設好智庫聯盟和合作網絡。

  就在這次高峰論壇的“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上,不少中外專家提出,應該集眾智、匯眾力,共同搭建智庫國際合作新平臺,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學術交流機制化常態化。

  乘眾人之智者,即無不任也。

  猶如一粒智慧的種子,“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在全球五大洲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結出碩果,絲路精神日益深入人心。攜手打造“智力絲綢之路”,也日益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課題。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有關“一帶一路”研究的智庫平臺超過300家,參與“一帶一路”研究的外國知名智庫有50多家。中外智庫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為推進“一帶一路”從倡議到落實,化解難題和挑戰,加強調研、集思廣益、建言獻策。

  在意大利,意大利國際研究中心通過研究“一帶一路”倡議在本國乃至歐洲的發展情況,促進兩國深入了解與合作;在俄羅斯,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教授尤裏·塔夫羅夫斯基推出專著《“一帶一路”西行漫記》,受到多方歡迎;在肯尼亞,非洲政策研究所幫助非洲中小企業客戶對接 “一帶一路”,以全新維度助力非洲發展……

(XHDW)(2)“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在京成立

  4月24日,由新華社研究院聯合15家中外智庫共同發起的“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在北京宣告成立。這是與會嘉賓在會後交流。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堅持頭腦先行,運用智慧為‘一帶一路’出謀劃策,具有重要意義。”俄羅斯智庫、瓦爾代俱樂部發展和支援基金會董事會主席安德烈·貝斯特裏茨基認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智庫交流非常必要。

  “‘一帶一路’倡議是國際合作新形式,也是全球經濟發展新平臺。”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認為,“沿線國家提出了新訴求和新希望,迫切需要中外智庫密切合作,交付最好的研究成果”。

  各國智庫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正在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進一步推動高品質發展,需要各國智庫的共同參與和深度協作。

  在古巴外交部國際政治研究中心,有一支研究中國和亞洲問題的團隊,近年來已完成兩本關于“一帶一路”的著作。

  “智庫交流合作將有助于進一步加強與其他智庫成員聯繫,互相借鑒觀點和經驗。”在成立大會現場,該研究中心主任阿達爾貝托·隆達説。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不斷凝聚的共識,正如《“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理事會規程》所明確的宗旨:

  “服務國際智庫、國際和地區組織以及各國專家學者,推動‘一帶一路’相關課題研究和思想交流,促進理論創新、成果共用、知識傳播和人員往來。”

(XHDW)(3)“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在京成立

  4月24日,由新華社研究院聯合15家中外智庫共同發起的“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在北京宣告成立。這是英國國際發展研究院院長梅麗薩·利齊在大會上發言。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聚合四海之智 攜手鋪就“智力絲綢之路”

  中國,連雲港。

  悠長的汽笛聲中,一列裝載著1000多噸哈薩克斯坦小麥的專列抵達。這批小麥將在這裏裝上遠洋貨輪,再離境發往越南。

  2017年2月,哈薩克斯坦小麥第一次從中國過境發往東南亞,哈薩克斯坦自此打開了糧食向東出口的大通道。這一成果,與哈薩克斯坦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古麗娜爾參與的一項“一帶一路”研究課題密不可分。

  “我們是第一個派專家到訪中國港口的哈薩克斯坦智庫,因此非常清楚‘一帶一路’倡議在現實中是如何推進落實的。”古麗娜爾説。

  近年來,圍繞“一帶一路”,全球智庫推出了一大批有價值的學術成果,有力促進了相關政策對接和項目建設,“一帶一路”研究成為伴隨“一帶一路”共建發展的重要力量。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國,中國智庫在“一帶一路”研究中始終走在前列——

  從研究視角看:宏觀層面,對“一帶一路”建設方案和共建路徑開展政策研究;中觀層面,提出規劃對接、政策協調、機制設計的對策建議;微觀層面,為企業投資經營、風險決策等提供方案參考。

  從研究課題看:有的重點開展全球戰略、“一帶一路”和周邊安全等方向的研究;有的連續開展“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一帶一路”國別與區域合作等研究;有的就“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第三方合作深入研究……

  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媒體機構和中國最重要的智庫之一,新華社對“一帶一路”的研究彰顯獨特價值——

  成立80多年來,新華社形成了深入研究國際國內問題的傳統,培養了一批熟悉政治、經濟、文化等眾多領域的專家,每年都推出一大批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思想庫”作用。

  在顧學明等人看來,新華社還有更多優勢:全球布點廣、工作語種多,注重開展“一帶一路”研究,與多國智庫機構保持密切溝通。“由新華社研究院牽頭,與各方一道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平臺,我們充分認同,並充滿期待。”他説。

  合作委員會的各發起方,以及參會的眾多智庫、專家學者,無不站在“一帶一路”研究的最前沿——

  有的聚焦基礎調研、智庫交流、公共外交三項任務;有的推動成立上海合作組織經濟智庫聯盟;有的致力于研究“一帶一路”與綠色經濟的關係;有的既著眼國際經濟和金融關係,也著眼歐亞大陸和世界的新地緣政治。

  共同的事業,廣納五洲四海的智慧;共同的願景,化為攜手並進的力量。

  成立合作委員會倡議發起以來,牽頭髮起方或登門拜訪,或致函致電,廣泛徵詢各發起方以及海內外智庫的意見建議,逐一了解合作意願和設想,在達成一致目標與共識的基礎上,草擬規程,籌備會議,廣發邀請。

  與此同時,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7家中國智庫,到保加利亞“一帶一路”全國聯合會、迦納非洲經濟轉型中心、印度尼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韓國“一帶一路”研究院、俄羅斯瓦爾代俱樂部發展和支援基金會、美國哈佛大學艾什中心8家外國智庫,各發起方熱烈響應、大力支援,推薦了很多智庫和學者,幫助細化合作委員會成立大會的主題議題,就修改完善規程提出大量寶貴建議。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共商共研共用”,循著這一理念和原則,一個開放型學術交流合作機制逐漸成型;來自沿線國家乃至全球的智力成果,正鋪就一條眾所矚目的“智力絲綢之路”。

(XHDW)(4)“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在京成立

  4月24日,由新華社研究院聯合15家中外智庫共同發起的“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在北京宣告成立。這是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巴西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埃萬德羅·卡瓦略在大會上發言。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鳴奏和合之曲 並肩開啟文明互鑒新篇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共同見證國際智庫合作發展的裏程碑時刻,與會人員對合作委員會成立後進一步促進交流、深化互信、凝聚共識充滿了期許。

  “目前,一個全新的全球經濟和政治秩序正在形成,‘一帶一路’將是促成這種秩序的因素之一。”捷克前總理、社會民主黨前主席伊日·帕魯貝克説,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需要可靠、全面且深刻的研究,需要建立智庫並相互協作。

  埃及外交事務委員會秘書長希沙姆·齊邁提表示,希望合作委員會推動各方共同應對挑戰,並根據實際情況尋找實用的解決方案。

  匈牙利通訊社社長埃斯特·紹博期待,各方通過清晰直接的溝通,用前瞻性的視野幫助各方受益……

  “‘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的成立,就是要充分發揮智庫作用,做好‘一帶一路’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智力支援,更好促進共同發展。”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胡必亮表示。

  承載厚望,更需揚鞭奮蹄。

  搭建學術交流平臺,計劃每年舉辦一次學術交流活動,開展專題研討,發布智庫成果,或者組織專家實地考察;

  搭建課題協作平臺,設立“一帶一路”國際研究基金,為參與方開展“一帶一路”相關課題研究提供力所能及的資助支援;

  搭建資訊共用平臺,開設官方網站和客戶端,創辦學術刊物,開展研究成果多語種互譯,建立相關基礎數據庫……

  合作委員會下一步工作安排中,務實舉措環環相扣,務實作風撲面而來。

  廣泛的認同,也激發著專家學者建言獻策的熱情。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從多個層面對國家間智庫合作提出了具體建議,大到“一帶一路”與新型全球化、“一帶一路”與區域合作機制的關係,小到“一帶一路”進程中的企業案例、合作項目的風險評估。

  拉美開發銀行私營部門副主席豪爾赫·阿爾巴謝建議,要圍繞具體工作議程和目標,加強研究人員、從業者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發展互動平臺,共用知識和討論相關項目政策;建立機制,評估合作發展戰略以及溝通交流帶來的積極成效。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常務副理事長王靈桂提出,各成員單位要加強交流互鑒、提升服務能力,要聯合培養跨地區研究人才,做好智庫人才建設和儲備,要吸納各學科的專業人才共同開展研究。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發揮智庫的文明推動力,做鑒往知來的傳承者。”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高端智庫理事會理事長王曉暉説,“讓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神傳承千年不息,讓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的信念綿延萬裏不絕,讓各國人民更好地在‘一帶一路’上相遇相知、相伴前行。”

  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一帶一路”建設新征程上的一個新平臺,秉持共商、共研、共用的理念,向著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讓思想充分交流,讓智慧插上翅膀。(記者鄒偉、白瀛、羅爭光、何悅)

[責任編輯: 錢中兵 ]
為絲路夢想注入不竭智力泉源——寫在“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成立之際-新華網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572112441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