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通訊:“中國培養了我”——記清華大學首位迦納籍博士畢業生
2018-08-23 10:19:2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阿克拉8月23日電  通訊:“中國培養了我”——記清華大學首位迦納籍博士畢業生

  新華社記者趙姝婷 石鬆

  近年來,迦納掀起一股“中國留學熱”。中國駐迦納大使館數據顯示,去中國留學的迦納學生人數逐年攀升,從2014年的3700多人增長至2017年的6500多人,在華留學人數連續三年位居全非第一,留學領域涉及經貿、農業、醫衛、通信、能源等各個方面。

  這些學生回國後,利用所學所長,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進一步推動迦納社會經濟發展和中加兩國友好合作。誇梅·哈克曼正是這樣一名志在“讓迦納發展得更好”的畢業生。

  哈克曼今年39歲,是清華大學地球係統科學係2017屆博士畢業生,也是在清華取得博士學位的迦納第一人。

  2012年1月,哈克曼在英國取得碩士學位。深思熟慮後,他試著發郵件給自己感興趣的地學領域學術專家、時任清華大學地球係統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宮鵬教授,希望跟隨宮鵬在該領域繼續深造。出乎他的意料,宮鵬當天就給了他肯定的回復。同年8月,拿到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的哈克曼第一次來到北京,開始一段難忘的旅程。

  回憶5年的留學生活,哈克曼難掩內心激動,聲情並茂地描述起他在中國學習生活感受到的巨大震撼:從共用單車的發展興盛到無處不在的移動支付,從方便生活的網購到令人驚嘆的公共交通係統等。哈克曼儼然已是一個“中國通”,“在北京,我就是其他外國留學生的生活指南”。

  哈克曼説,留學中國的最大收獲可以用兩個詞概括,“勤奮”和“支援”。

  “清華的學習氣氛太濃了,每天不學習都覺得不好意思。我周圍有很多同學從清早學習到深夜,這5年中我一直被周圍同學們的勤奮鼓舞著,這是我來到中國留學最大的收獲之一。”

  哈克曼説:“我之前曾在南非和英國留學,但在中國,我的導師和學校給予我學術科研方面的支援是最多的。導師和學校給了我一個特別好的科研環境,讓我可以始終專注在自己的項目上,我真的非常感激。”哈克曼告訴記者,他和導師現在還經常聯繫,有學術交流和參與國際會議的機會,導師宮鵬總是第一時間聯繫他,這讓他倍感溫暖。

  記者也聯繫到宮鵬。回憶起自己帶的這名“第一個非洲學生”,宮鵬對他的印象是“勤奮”“真誠”。宮鵬告訴記者,清華大學對博士研究生的要求是在讀期間在國際期刊上發表2篇論文,哈克曼卻發表了5篇之多,“他是一個對自己有著相當高要求的人”。

  從清華畢業後,哈克曼放棄了海外工作機會,回到自己的故鄉——迦納第二大城市庫馬西,在國家建築與道路研究所擔任研究員。他的工作是搜集和制作迦納全國地理數據,經過分析後,為迦納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反饋和建議,以提升當地基礎設施規劃的科學性與安全性。

  哈克曼介紹説:“比如迦納政府想在某處建一棟樓,就需要了解該地區的洪澇災害歷史。我們的工作就是搜集和研究這些地理數據,及時反饋給政府相關部門,對迦納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指導。”

  在清華讀博的5年,哈克曼熟練掌握了地理資訊係統和遙感技術,制作了可應用于學術研究與實際應用的迦納土地覆蓋制圖,並嘗試搜集和制作迦納全國地理數據。

  宮鵬告訴記者:“哈克曼的迦納土地覆蓋制圖是21世紀以來首次對迦納相關基礎資料的更新,他的研究成果填補了迦納乃至西非類似區域的空白,並成為全球相關領域學者的重要基礎數據,這是他取得的獨特研究成果。”

  8月開始,哈克曼到迦納能源與自然資源大學的環境管理專業任教,將他在清華大學學習的知識技術傳授給迦納學生。同時,他還將和國家建築與道路研究所的幾名同事繼續推進迦納全國地理數據搜集與制作項目。

  哈克曼説:“迦納的當務之急是培養更多的高端人才,中國培養了我,我希望能將自己收獲的知識和技術傳承下去,更好地建設我的祖國。”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瓊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高鐵工匠”賽技藝
“高鐵工匠”賽技藝
廣西茶鄉採秋茶
廣西茶鄉採秋茶
江西靖安:色彩斑斕豐收圖
江西靖安:色彩斑斕豐收圖
非洲“小寶”的廣州生活
非洲“小寶”的廣州生活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117112331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