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一屆內閣定於6月1日就職,形成西方國家首個民粹主義政府。
前一天,持“親歐”立場的候任總理卡洛·科塔雷利放棄組閣,總統再次任命朱塞佩·孔特出任總理。
新內閣名單中,帶“疑歐”色彩的原經濟和財政部長人選保羅·薩沃納改任他職,市場擔憂意大利退出歐元區的顧慮得以緩解。不過,聯合政府的財政寬鬆政策可能讓意大利繼續債&高築。
【三人搭戲】
內閣成員定於6月1日宣誓就職,下周接受議會參眾兩院信任投票。
孔特5月31日向總統塞爾焦·馬塔雷拉提交內閣名單。其中,導致首次組閣失敗的薩沃納改任歐洲事務部長。馬塔雷拉隨即“放行”。
薩沃納現年81歲,經濟學家,反對歐元和歐洲聯盟,多次呼籲意大利退出歐元區,因而在孔特第一次提交內閣名單時遭馬塔雷拉否決。他改任歐洲事務部長,分管與歐盟磋商,對歐盟事務仍具話語權。
經濟和財政部長人選改為喬瓦尼·特裏亞。特裏亞69歲,經濟學教授,反對歐盟介入成員國經濟政策,但與薩沃納相比,立場相對柔和,主張意大利留在歐元區。
恩佐·莫阿韋羅·米拉內西先前在馬裏奧·蒙蒂政府出任歐洲事務部長,在新政府出任外交部長。
值得一提的是,聯合推舉孔特的五星運動黨首路易吉·迪馬約和聯盟黨黨首馬泰奧·薩爾維尼均出任副總理。這兩個政黨民粹色彩濃重,在3月議會選舉中收穫最大。
迪馬約兼任新設立的經濟發展、勞動力和社會政策部長,薩爾維尼兼任內政部長。
一些政治分析師推斷,先前名不見經傳的大學教授孔特夾在迪馬約和薩爾維尼之間,如果想超越“木偶”角色,日子註定難熬。預計孔特頂多成為兩人的“執行者”,最壞估計是成為兩人的“調解人”。
【兩方拉鋸】
在首都羅馬市民維琴察·卡裏亞諾看來,組閣僵局持續將近三個月,讓民眾十分惱火。“這個國家需要確定性、安全和平衡,”他説。
隨着組閣成功,外界對意大利可能重新選舉議會的擔憂得以緩解,市場趨穩。
只是,意大利公共債務達到經濟總量的130%,遠遠超出60%的歐盟標準,是歐元區僅次於希臘的高債務國家。五星運動和聯盟黨主張刺激投資、增加福利開支、削減稅收等寬鬆財政政策,與歐盟提倡財政緊縮背道而馳,意大利可能陷入債&高築的境地。
經濟和財政部長人選特裏亞最近發表文章,呼籲修訂歐盟稅收政策,從而刺激公共投資,提振經濟。他同時抨擊德國持續大規模獲取經常項目順差。經常項目即經常發生的商品和勞務交易,包括商品進出口、保險和旅游收支;經常項目順差可能引發通貨膨脹、貿易摩擦等。
馬塔雷拉2015年由議會左翼黨派民主黨提名並當選總統,任期7年,主張意大利遵守與歐盟簽訂的條約。經濟分析師洛倫佐·科多尼奧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預計,馬塔雷拉與新政府將就“歐洲事務和財政立場”展開“陣地戰”。
科多尼奧推斷,“財經市場短期反應仍將積極,組閣取得突破,減少不確定性,至少提供了國家所亟需的政府。”(王逸君)【新華社專特稿】
-
意大利重迎孔特政府 與歐盟關係引發關注
孔特在放棄組閣任務4天后,第二次成為候任總理,意大利近3個月的組閣拉鋸戰結束。2018-06-01 17:30:08
-
意大利聯盟黨和五星運動聯合推選的孔特被任命為候任總理
意大利聯盟黨和五星運動聯合推選的孔特5月31日被任命為候任總理。2018-06-01 04:15:43
-
孔特被再次任命為意大利候任總理
5月31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孔特再次被任命為候任總理後出席新聞發布會。意大利經濟學家科塔雷利5月31日晚宣布放棄組閣,總統馬塔雷拉隨後再次任命孔特為候任總理。2018-06-01 08:31:09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