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人有隔夜智”,當俄羅斯29日宣布驅逐60名美國在俄外交人員後,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被記者問及為何不對其他採取類似“反俄舉措”的國家採取行動時,用了這樣一句俄諺語,&&三思而後行效果更好。俄羅斯人言出必行。
“美國史上最大規模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俄方舉動正帶來‘冷戰式’寒意”“西方與克裏姆林宮的關係陷入幾十年來的最緊張狀態”……對於此輪西方與俄羅斯因“特工中毒案”形成的大規模外交對峙,外界的擔憂之聲不斷升高。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9日説,當前的危機使人想起冷戰,然而雙方缺乏在蘇聯解體前設立的“確保事態不會在緊張加劇時失控”的管控措施和溝通渠道。
對此狀況,29日正在美國訪問的英國國家安全顧問塞德威爾&&,美國正與其他20多個國家首次對俄羅斯一系列“侵犯舉措”採取共同行動。然而,西方世界真的一條心嗎?
《紐約時報》説,德國等通常小心對待與俄羅斯關係的國家如今正“被迫選邊站”。“德國之聲”30日説,德國政府看上去與英國站在一起,但經濟界呼籲終止對俄羅斯的制裁。捷克總統澤曼29日晚發表講話&&,英國就斯克裏帕爾案沒有提供哪怕是間接的證據。此前,捷克總理巴比什決定跟隨美英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澤曼稱其是外交領域的“新手”。路透社稱,保加利亞、希臘、葡萄牙、奧地利等國此次都沒有“跟風”。
《紐約時報》稱,日漸加劇的危機也讓特朗普不斷承受新壓力,他向來不願批評普京。3月20日打電話祝賀普京連任總統時,他沒有提及“特工中毒案”。通話後,特朗普還&&期待能與普京在不久後見面。俄衛星網稱,有白宮高級官員&&,美國驅逐俄外交官不會影響兩位首腦的會面計劃。俄專家認為,對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駐俄羅斯、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曉東 青木 丁雨晴 柳玉鵬】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