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起哭一起笑的感動 當代文學呈現中西方共同點
2018-03-20 06:45:2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中國“70後”作家路內應邀參加英國利茲大學中國文學項目一場活動。

  路內善于寫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三線城市,寫工廠、工人的故事。他曾是工人,技校畢業後在糖精廠工作,見證國營企業改制,十幾年前開始寫作,在《收獲》和《人民文學》等刊物發表長篇小説。

  利茲大學邀請路內談他的代表作《少年巴比倫》。小説講述技校畢業的小城青年路小路孤獨、無奈卻又熱烈的成長經歷,幽默卻又讓人笑中有淚,被英國一些書評人稱為“中國的《麥田守望者》”。

  除了路內等4名華語作家,活動組織者邀請校內外的中國文學教授、專業文學翻譯、中文專業在讀博士生參加交流評論會,最遠從羅馬尼亞趕來。這些人懂中文,平時定期為這個中國文學項目的網站寫書評。據説,他們的評價對一本書在英語世界的銷量有相當大影響。

  路內説,《少年巴比倫》所述是他當年生活的一部分,現在記憶模糊,已經説不清哪些是真事、哪些是虛構。這是他“比較適合翻譯成英文”的幾部作品之一,因為它“表達一種中國經驗,也有人類共性的東西”。

  他解釋,西方對中國一批年輕作家感興趣,中國對西方也如此,因為年輕人在表達和反思現實。

  利茲曾是英國工業革命重鎮,痛苦地向服務業城市轉型,就像當今一些中國城市。路內走出利茲火車站,第一印象是老紅磚廠房,讓利茲看似“中國三線城市”。他筆下的年輕工人經歷中國現代化、城鎮化進程中的酸甜苦辣,英國人可以讀到中國與西方相同的地方。

  文學項目組織者之一、利茲大學中國文學副教授蔚芳淑説,之所以推介路內,是因為想讓西方讀者通過中國當代文學了解“生意和經濟以外的另一個中國”。她覺得,西方人讀今天中國人讀的小説,與中國人一同哭、一同笑,才能發現中西方的共同點;當代作品能讓西方人在更深層次上理解中國。

  蔚芳淑説,大部分西方人對中國文學的了解僅限《紅樓夢》之類古典文學,大部分是悲劇,讓他們將中國文學與“眼淚”掛鉤。路內的作品所含幽默經翻譯努力,傳遞到英文文本中,閱讀感受“很特別”。

  蔚芳淑是《聊齋》研究專家,認定人們無法問蒲松齡“寫這段時到底怎麼想”。當代文學中,許多疑問可以與作者、譯者溝通得到回答。當天活動,她向一名中文小説的譯者提問:“女性翻譯男性作家的作品,是不是更難?”

  一些譯者聊到用美式英語還是英式英語翻譯普通工人語言更合適。一屋子人起勁討論,屋外突降大雪,有些中國文學得遇知音、快雪時晴的浪漫……

  讓更多中國文學作品為西方讀者接受,需要更多評論、更多優秀譯者。路內的幾本小説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向西方推介。出版社對外合作部主任劉喬説,利茲大學中國文學項目的活動可以讓作者、譯者、評介者和讀者交流,一方面精準推介中國好作家,另一方面或許能培育更多譯者。(桂濤)【新華社專特稿】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許義琛
相關新聞
  • 中國發展造福世界
    賀電賀函中,習近平主席的“崇高威望”“豐功偉業”、中國“過去5年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中國夢“造福全球各國人民”等,是關鍵詞、關鍵句。這些電函表明,很多國家的領導人認識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的發展和復興,都有著鮮明的世界性,對世界有益。
    2018-03-19 08:25:03
  • 中國成功背後的三個關鍵詞
    我認為有三個關鍵詞:適應性、創新力、領導力  2018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世界正在爭分奪秒,致力于在2030年消除極端貧困,聯合國期待能夠支援中國促進人類公平發展的每一步。
    2018-03-19 08:18:23
  • 中國的發展為世界提供指引
    由此,我們認識到,中國的重要地位並不只是表現在生産價格實惠的産品,還在于中國正成為很多國家的投資來源國,以及實施創新發展戰略的典范。毫無疑問,本次中國兩會為中國的發展提供從宏觀到微觀各個層面的指導。
    2018-03-19 08:18:23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9129832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