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研究顯示,生活在東非的早期人類大約32萬年前開始掌握三項具有革新意義的本領:製作多種做工更好、有專用功能的工具,與相距較遠的群體交換物資,把岩石加工成顏料。
研究人員在位於肯尼亞南部的奧洛爾吉賽利盆地找到支持這些發現的證據,撰寫三份國際研究報告,15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
奧洛爾吉賽利盆地的人類歷史可追溯到大約120萬年前。從那時開始的漫長歲月裏,那裏的人類製作和使用較粗大的石制工具“手斧”。來自美國史密森學會自然歷史國家博物館、伯克利地球年代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2002年開始在這一地區發掘出製作於32萬年至30.5萬年前、尺寸較小、做工較細緻、用途不同的“手斧”,一些能綁縛在長柄上做成投擲工具,另一些樣子像刮刀或錐子。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工具用非本地石材製作,推測那時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類群體之間開始交換物資。
研究人員還發現黑色和紅色岩石以及把它們加工成顏料的證據,但是不知道顏料的用途,推測人類把顏料涂在身體上,表明所屬群體,“就像今天的人們用服裝或旗幟的顏色表明身份”。
地質學、地質化學、古植物學和古動物學證據表明,奧洛爾吉賽利盆地36萬年前開始氣候長期不穩定,地震不斷改變地貌。研究人員認為,自然環境的波動對生活在奧洛爾吉賽利盆地的人類構成嚴峻考驗,促使他們在技術和社會結構層面上作出改變。(歐颯)【新華社微特稿】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