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通訊:你言我語話國樂——莫斯科“中國新春音樂會”側記
2018-02-08 18:25:4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莫斯科2月8日電 通訊:你言我語話國樂——莫斯科“中國新春音樂會”側記

  新華社記者欒海 高蘭

  樂曲《豐收漁歌》響起,俄羅斯音樂家的豎琴演奏將中國樂手的小提琴引入,豎琴和小提琴隨後“你一言、我一語”地對奏呼應,漁民滿載而歸的喜悅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樂手如何與俄羅斯同行跨越語言障礙,情景交融地演奏中國主題音樂?7日晚在莫斯科國際音樂廳舉辦的“中國新春音樂會”上,中俄合作者的演出心得和現場觀眾的切身感受,充分回答了這一問題。

  這一“歡樂春節”框架下的文化交流活動由中國文化部與河北省文化廳共同舉辦。在當晚演出中,4位中國樂手分別用琵琶、古箏、二胡和小提琴與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奏了《觀滄海》《豐收漁歌》《雲裳訴》《春節序曲》《白帝城幻想曲》《戰馬奔騰》等多首中國主題樂曲。

  舞臺上,俄樂手用金屬質地的長笛奏出中國絲竹之音的旋律,與琵琶唱和;在交響樂烘托下,中國樂手用京劇念白吟誦曹操的詩作《觀滄海》;中國樂手用小提琴演繹中國田園風光,俄音樂家則用大提琴撥弦伴奏;俄交響樂團在沒有中國樂手參與下,完整準確演奏《紅旗頌》……每次曲終時,觀眾均報以熱烈的掌聲。

  《觀滄海》的獨奏樂師、琵琶演奏家涂善祥在幕間休息時接受記者採訪説,之所以讓琵琶與西方交響樂融合在一起,是因為交響樂擅于表現波濤澎湃的宏大氣勢,適合抒發胸襟開闊、志向高遠的情懷,琵琶則突出表現浪花四濺的意境。“這算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吧。”

  涂善祥表示,為了此次演出,自己曾與其他國家的室內樂隊、小型銅管吹奏樂團4次合作演奏《觀滄海》,這是首次與交響樂團合奏演出。“在俄國家交響樂團的配合下,這首樂曲呈現出了‘金碧輝煌’的感染力,讓中國音樂人非常感動。”

  採訪結束後,涂善祥特意讓記者糾正他現學的俄語發音。最終,他在《白帝城幻想曲》後段表現船工號子時自信地用俄語對觀眾説:“晚上好,我們一起唱……”臺上臺下頓時吼聲一片。

  小提琴教師李新星與俄國家交響樂團合奏《豐收漁歌》,表現駕船打魚、滿載而歸的喜悅心情。她對記者説,樂曲的表達方式是交響樂,卻是用西方傳統樂器演奏中國題材作品。這首樂曲有很多中國“語匯”,包括中國音樂裏的特有旋律和節奏。

  談起排練過程,李新星説:“我們把伴奏曲譜和中方演奏的音視頻文件傳給俄方,讓他們先熟悉作品。到俄羅斯後我們再進行初期排練,把一些基礎性演奏安排做好。在第二次排練時,中俄雙方深度協調節奏、音色方面的處理。加上走臺,總共練了三次,我們的整體合樂很順暢。”

  演出中,一位坐在樂團前排、鶴發童顏的老者一直手操大提琴,神情愉悅地與中國樂手“對唱”。他就是年過七旬的著名俄羅斯大提琴家、功勳演員亞歷山大·戈特格爾夫。他對記者説:“中國樂手的演奏水準和技巧令人驚嘆,我由衷地感到自己能與每位中國樂手産生共鳴、相互配合。”

  “我非常喜歡《豐收漁歌》的中國獨奏者,她用小提琴帶領了整支樂隊的演奏,”戈特格爾夫説,“這位樂手演奏的旋律很細膩,能夠用復雜的短曲表現打魚場景,我似乎聽到了漁網入水並漸漸漂走的聲響。而我在舞臺上的角色就是將自己融入中國樂師的演奏中,如果在觀眾席上,這種融合的感覺可能更強。”

  他還表示,這場音樂會對俄觀眾有啟迪作用,很高興通過各種方式汲取中國文化的精華。

  在中場休息時,30多歲的俄羅斯女律師克謝尼婭激動地對記者説:“我非常喜歡琵琶演奏,它的旋律很動人,不同凡響。今天的音樂會充滿中國元素,展現了中國音樂和文化的獨特。我喜歡這種驚喜,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國主題文化展示,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特色。”

  來自莫斯科音樂師范學院的戲劇音樂教師奧列夏女士説:“中國音樂涵義深邃、富有哲理、獨具特色,通過音樂表達的中國戲曲與俄羅斯歌劇旋律很不一樣,但我喜歡這種不同。希望這樣的音樂會越多越好,這類活動能促使俄中文化相互借鑒,加深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施歌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海南省博物館全面開館
海南省博物館全面開館
倫敦動物園舉行年度盤點
倫敦動物園舉行年度盤點
新加坡航展上的中國參展商
新加坡航展上的中國參展商
高鐵“後廚”打造美味旅程
高鐵“後廚”打造美味旅程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1129808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