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墨西哥一水下洞穴長達347千米!世界最長
2018-01-21 07:35:0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墨西哥一支水下探險隊確認,東南部尤卡坦半島兩個水下洞穴相連,合計長度為347千米,是已知世界最長水下洞穴。

  探險隊由墨西哥國家人類學與歷史研究所的考古學家、生物學家、水下攝影師和洞穴潛水員等組成,在尤卡坦半島從事“大型瑪雅水層”調查,試圖發現和測繪水下洞穴。

  1月10日,探險隊員羅伯特·施米特內爾來到薩克阿克頓洞穴,潛水穿行在鐘乳石之間。將近6小時後,他“意外”發現一處裂隙涌出大股水流。三思後,他捨棄一段兩米長救生繩索,擠入裂隙“一探究竟”,最終探知裂隙連接另一個洞穴。

  在尤卡坦的瑪雅土著語言中,薩克阿克頓意為“白洞”。

  薩克阿克頓洞穴系統深大約20米,原先測知的長度是263千米,在水下洞穴系統中排名世界第二。新發現與它相連的洞穴長84千米。根據規則,發現兩個洞穴系統相連時,較小洞穴為較大洞穴“吞併”。所以,兩個洞穴長度累加,搖身成為“世界之最”。

  先前確定的世界最長水下洞穴系統是歐克斯貝爾阿洞穴系統,位於薩克阿克頓洞穴附近,長度為270千米。

  這些洞穴位於圖盧姆一帶。圖盧姆是旅游勝地,以海灘和瑪雅遺址著稱。

  探險隊員施密特內爾説,圖盧姆周邊幾處世界級大型水下洞穴相距不遠,他推斷實際屬於同一個超大型溶洞,需要發現洞穴之間的連接處;或許,這些洞穴系統的長度今後會進一步延伸。

  最近十多年,施米特內爾和隊友先後發現15個水下洞穴,曾多次接近一些後來確定的洞穴連接處,最近時僅一米之遙,卻無果而返。

  “大型瑪雅水層”調查項目主管吉列爾莫·德安塔告訴新華社記者,新發現證實龐大的薩克阿克頓洞穴系統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表明尤卡坦半島充裕的淡水資源曾滋養這一地區。

  另外,施密特內爾在洞穴內發現大量保存完好的文物和遺跡,包括器皿和遺骨。德安塔説,這類洞穴是最重要的水下考古遺址之一,包含美洲第一批移民、古動物群和瑪雅文化的證據。

  談及相連的洞穴,德安塔説:“它們像一本打開的書,許多頁面已經寫好,還有很多空白頁等着我們填滿。”(吳昊 袁燁)(新華社專特稿)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許義琛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衝乎爾:“雪樹銀花”童話鎮
衝乎爾:“雪樹銀花”童話鎮
新華社國內照片一週精選
新華社國內照片一週精選
湖北恩施:臘梅飄暗香
湖北恩施:臘梅飄暗香
古法榨茶油 香飄大山外
古法榨茶油 香飄大山外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91297953751